新浪山东 资讯

智圣汤邑小镇新春大庙会,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庙会凑的就是热闹,看的就是稀奇。

2018年,我们将吸取众多庙会的精华,再次升华,巩固树立庙会在临沂地区乃至山东春节活动的品牌化,打造一场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的新春大庙会:2018智圣汤邑小镇大庙会。

庙会时间:2018年2月16日-2月25日(正月初一至初十);

地点:临沂市沂南县朝阳路北首(智圣汤泉东100米);

门票:限时免费。

关于庙会你了解多少?

去人多的地儿撸个串儿?

哈哈哈!我想你们一定是这么想的。但今儿个我就跟你们聊聊,关于庙会,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庙会 ≈ 超市

民国以前啊,NO百货商场,NO超市,买东西,去哪儿?

庙会啊!

哪个庙香火旺,招来的摆摊儿的人就多。

既能烧香,又能购物。

就连这笤帚疙瘩(扫把)都得赶庙会才能买到。

这庙会真是天天有,跟过年没什么关系。那为啥还要赶呢?是因为有的庙会专卖鲜花,有的专卖假花,还有专卖日杂的,比如上面那个大扫把就是日杂。这些个庙会啊,有的初一到初五开,有的初六到初十开,还有些庙会可有意思了,逢七开,初七,十七,二十七,或者逢八,逢九……

所以,那时候的山东天天都能逛庙会,但要想买到想要的东西那就还真得赶!(赶得上的赶!)

岁时风俗

民国后期山东有了百货商场,后来便利店、超市相继出现。

关键是人们按照公立时间上班,可庙会按照农历时间开放,因此庙会逐渐演变成了岁时风俗,一般只在春节期间举办,于是就变成今天这样。

吃吃吃,喝喝喝,逛园子……诶哟~ 差点儿忘了汤邑小镇的新春庙会!

庙会物品之“美味”篇

走进庙会里面,首先最吸引人的,应该是冰糖葫芦和糖人了,那诱人的样子,绝对满分了。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在东北人们管冰糖葫芦叫棠梨膏,在天津被叫做糖墩儿,而在安徽则叫作糖球,不管叫啥,它总是庙会上的标配,逛一趟庙会,孩子们若是不买串冰糖葫芦,总会跟你可劲地闹腾。其实不只是孩子,不少成年人也很喜欢这种小吃,红红的一大串拿在手里特别喜庆,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吃出的那可是浓浓的年味。

糖人

庙会上最吸引人眼球的物品,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它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三种。糖人工艺起源于明朝,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集市庙会上常见,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已经被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

庙会物品之“工艺品”篇

庙会上的手工艺品,不光看起来好看,有些还带有美好祝愿的寓意,看来也值满分啦!

剪纸:窗花、喜花、鞋花等各种各样的剪纸是庙会上的宠儿,它不仅在婚嫁迎娶的喜事里充当重要的门面,还可以用作衣饰、鞋帽、枕头的刺绣底样,所以,逛庙会时人们都争抢着把他们带回家。这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2006年,剪纸艺术遗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面人:庙会上形状各异、栩栩如生的面人引人驻足,它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它制作简单,在捏面艺人的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一个个鲜灵活物便脱手而成,艺术性很高。2008年,面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安坠:这种以红线连着、配以翡翠、珍珠的平安坠是朋友之间互赠的最佳礼品,也是庙会上的必买物品,它蕴含着保佑平安、祈望幸福的意义。翡翠的形象各异,有同心锁、观音像、佛像、平安扣及十二生肖等,男女老少都可以佩戴,表达着人们对平安、幸福的追求和向往。

庙会物品之“风中舞”篇

何为”风中舞“,那就要指风车和风筝了。这两样东西可以说是庙会上最受孩子欢迎的物品了,大人们也爱买,因为它承载了很多童年的回忆。

风车:回忆儿时的庙会,总会浮现一手举着彩色的风车,另一只手攥着冰糖葫芦的孩童,随风转动的风车嘎啦嘎啦作响,清脆悦耳。风车又称“吉祥轮”,多由三根细棍交叉成六角形,每根小棍的顶端各粘一面长方形小旗,中心设轴,轴与柄相联,造型轻巧简炼,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吉祥物,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有趣的传说,虽然故事不尽相同,但每段传说里的风车都有着无比美好的寓意。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