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这名外卖小哥 2017年送近2万单 月收入有多少

综合
关注伴随着饿了么、美团等外卖软件的兴起,
外卖小哥这一新兴职业
成为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环节。
他们骑着安装有保温箱的摩托车
在大街小巷穿梭。
2018已经到来,
让我们走近这一群体,
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状态……
▼
史海舰
2017青岛饿了么最牛外卖小哥
年送单19383单(截至12.29)
月收入过万元

早中晚连轴转送外卖一·
6:30
史海舰就准时起床,简单的洗漱过后,他就开启了一天的送外卖之旅。尽管早上并非送餐的高峰期,但在香港中路附近的居民区,仍然有居民会在家中通过外卖软件点早餐。尽管早上点早餐人数并不多,但史海舰也不想错过抢单的机会。
·
8:00
一天中的第一次点餐高峰就算是过去了,一般这个时候,史海舰会稍作休息,并且借着不忙的间隙解决早餐。
·
10:50
史海舰迎来了一天中的“黄金时段”,香港中路一带的白领们一般会通过外卖软件进行点餐,每到中午时刻,史海舰便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在香港中路各写字楼之间穿梭,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把餐送到用户手中,史海舰已经成为香港中路写字楼的“活地图”。
·
15:00
在写字楼迎来下午茶点餐高峰
·
17:00
晚餐高峰
·
20:00-21:00
迎来宵夜点餐高峰
最担心用户给自己差评一

对于外卖小哥来说,最担心的就是用户给出的差评,那意味着将降低自己的评分,也将与最后的收入挂钩。但用户点的外卖多种多样,尤其是遇到带汤的食物,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洒出来,这样不仅将影响到这一单的质量,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到保温箱内的其他食物。
面对用户给出的差评,史海舰的态度还颇为理性,“偶尔也会遇到差评,虽然很郁闷,但我也会认真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争取下次避免类似的问题。”
史海舰也遇到过眼看着快要超时,但还没到达用户家里情况,他通常会给用户打电话解释原因,一般都会得到对方的理解。
送外卖之余,也有让史海舰感到温暖的瞬间。由于长期在香港中路一带送外卖,很多原本陌生的面孔因为经常见面而变得熟悉,送外卖碰到时会微笑地打个招呼。有时还会顺手帮用户把家中的垃圾袋带到楼下。2017年冬至那天,有很多在外地的孩子帮家中的老人通过外卖软件点饺子,带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史海舰觉得自己不仅是在送外卖,更是在传递一种温暖的祝福。
月收入破万已在青岛买房一

外卖小哥的收入与工作量紧密挂钩,送得多不但能拿到更多的绩效,同时还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合理的收入机制也激励着史海舰和他的同事们勤奋地工作。
提起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史海舰海略显谦虚,“也不是很高,就一万多块钱吧。”这一收入远远高过他服务的许多用户,即便是放在人社部门发布的收入统计排行中,这也是个靠前的数字。
送外卖的收入也让史海舰的生活越来越好。2016年,他通过贷款在市北区某楼盘购买了一套房子,尽管还没有交房,但史海舰已经开始憧憬着搬进去的美好生活。
因为有了稳定的收入,史海舰已经把全家接到了青岛,女儿也在青岛一所小学上五年级。对于未来,史海舰希望能将外卖这个职业继续干下去,虽然有些辛苦,但毕竟可以让全家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外卖·年终总结

日前,外卖平台饿了么公布了2017年大数据,青岛人在外卖订单总量在全国排行第20位,客单价(每单外卖平均价)却有44元,比济南高出了3元多。
从饿了么的大数据中可以看到,青岛2017年的订单量和交易额仍然在飞速增长,2017年订单量同比增长91.9%,交易额同比增长118.3%,和往年一样,男性点单更多,但女性点单时花钱更多。
2017年全国外卖的平均客单价为40.8元,青岛客单价为44元。对比2016年,青岛人吃外卖更舍得花钱了:26%的消费者选择客单价50元以上的外卖。

在青岛,25%的人选择20至30元之间的外卖,27%的人选择30至40元区间的外卖,40至50元的顾客占14%。
在吃外卖的学生和白领两大群体上,不管是点单量还是客单价,市场份额都在向白领倾斜,但由于学生所处位置集中,在青岛订单最多的十大区域里,前两名均为大学——青岛工学院和山东科技大学,第三名也就是白领商圈第一名,则是海信广场。
来源:青岛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