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济南老人为打发时间来回坐公交车 你看了啥感受

齐鲁晚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昨天是一年一度传统的老人节——重阳节,相信很多老人已经收到子女的电话或探望了。不过在这个原本应该是其乐融融的日子里,有一条新闻却读来让人心酸,说是济南的BRT 7公交车上,一位老人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跟着坐一圈(大约各2小时),老人不愿告诉外人为何这么做,公交司机推测,可能他是为了排解孤独……

人都有老的那天,没人愿意以后“老无所依”,但囿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很多老人都遭遇到跟这位济南老人一样的情况:空有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该干点啥,于是只能靠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打发时间了。

一圈圈坐公交打发时间的,绝不是济南这位老人的“专利”,重庆有位老人也曾这么做过:他本身性格内向且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老伴帮儿子看娃,从子女和老伴那里得不到什么交流,于是这位老人每天坐公交出去“转一圈”,直到有一天坐车迷路了,儿子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但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平时工作都太忙了……

忙,似乎成为子女与老人缺乏交流的最好借口。的确,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房子车子孩子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自己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还有多少心思去听年迈的父母叨叨呢?

搜索网络,除了坐公交外,各地老人排解孤独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有帮子女带孩子的,有打麻将的,有养猫养狗的,有捡废品的,甚至还有老人靠通过偷东西来排遣寂寞——形式虽然不同,但目的都差不多:想办法把多余的时光度过去。

有一种说法是,不少人在年轻时把全部精力放在养家糊口上,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真正培养自己的兴趣,老了之后一旦不再被家庭需要,就容易陷入失落和无所事事中去,由于缺乏可以依赖的兴趣支撑点,于是就出现了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在外人看来相当“奇葩”的行为。当然,也有一些老人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比如养花草、跳广场舞、打太极、练毛笔字等,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孤独感相对要少一些。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也很难解释一些事。一位网友说,她奶奶跟自己家一起住,由于腿脚不便,很多活动没法做。家里所有人都在忙,每天也没什么人陪她说话,奶奶经常抱怨,“每天就像在等死一样。”

人谁无老,但人只有在老的时候,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老的孤独。而这种孤独是年轻时代根本无法体验到的,因为难有“同理心”,难以感同身受,所以年轻人也就很难平心静气的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而孤独至极的老人们做出各种看起来“奇怪”的事情。

想要老了以后有所依靠和寄托,还得从年轻时做起:专心培养自己真正的兴趣,以便没有子女也能“老有所依”,多跟长辈交流,努力给孩子们树榜样,让家里“敬老”的传统能真正传下去……

等你一点一滴做到所有这些,相信你的老年生活,就不会再空虚寂寞。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