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二孩奶爸累并乐着 家庭所需当 “全职爸爸” 又如何

当爹不易, 当二孩的爹更不易。 在现代社会双职工家庭中, 传统的 “男主外、 女主内” 模式受到挑战, 二孩奶爸要承担更多的育儿责任。 在家庭与事业的选择上, 二孩爸爸也有纠结和迷茫。

有了二孩后辞职回家当 “奶爸”

在有二娃以前, 张斌 (化名) 和妻子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孩子发生太大变化。 这之前, 两人都在济南的国企上班, 平时工作也都比较忙。 因为没有时间带孩子, 父母又不方便来济南照料, 两人便将孩子放在老家, 由父母养育, 夫妻二人只能周末回去陪陪孩子, 做起 “周末爸妈” 。

但二娃出生后,张斌夫妻二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俩孩跟一个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1+1大于2。” 张斌说,之前只有老大,夫妻两人可以一起照顾孩子,还能相互分担一下。 但有了二娃之后,一个人就照顾不过来了。 “两个孩子不是分裂开的,在照顾老二吃喝拉撒的同时,也得兼顾老大情绪。 ”

二宝出生之后,夫妻二人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大宝相处,然而却发现, 长期由老人带大的大宝却有了一些他们看不惯的 “毛病” , “老人比较宠着孩子, 吃饭要追着喂,一言不合就哭闹。 ” 在一次大宝无故乱发脾气之后, 夫妻两人一赌气, 萌发出要自己带孩子的想法。 “之前也试着带过一段时间, 发现小孩子就跟橡皮泥似的, 捏什么样就成什么形。 ”

两人都在济南工作, 又要再带两个孩子, 这个确实很难操作。 两人便商量一起辞职回老家工作。 “回了老家, 能有更多的时间照看孩子, 父母可以在身边帮忙, 但不会全扔给父母。 而且老家生活节奏慢, 到处是公园。 不像济南, 周末太堵车, 都不愿意出去玩。 ” 而正巧这时, 张斌的妻子考上了老家的公务员。 这就给了张斌更大的动力, 放弃济南的工作,回老家重新开始。 “我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有些偏执。 不能把两个孩子分开养,也不能娇惯孩 子,能自己带就不让老人带。”

目前回到老家的张斌,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他也希望现在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陪伴两个孩子。 “其实我本身并不排斥做一段时间的全职爸爸,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毕竟事业可以再拼, 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 张斌说, 在他要不要做全职爸爸这个问题上, 他的家人比他自己更纠结。 “老人的观念都比较传统, 他们不同意我做全职爸爸。 另外, 家庭少了一份经济来源, 确实也会增加压力。 ”

收获快乐的同时交际面变窄了

张斌正在经历的犹豫和纠结, 潘士宝也经历过。 2011年,潘士宝还做着设计工作, 当时三十岁出头的他在这个行业里已经打拼了六七年, 当时他打算辞职投入幼教行业, 家人都非常不解。 “当时的工作收入不错, 但要常年驻外, 数月见不到家人。 虽然有朋友、 同事陪在身边, 但还是感觉空虚, 不幸福。 ” 在积累了多年的负面情绪后, 潘士宝最终选择辞职,自己开了一家学前托管班, 整天与婴幼儿呆在一起,从一个做设计的变身一群孩子的 “奶爸” 。

“现在跟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感觉更开心了。 ” 潘士宝说, 虽然家里人认为这样的工作不稳定, 但他觉得这就是他想做的事。 “当时还没有放开二孩政策, 那时也考虑要是自己有了孩子, 可以让孩子与托管班的孩子一起成长。 ” 潘士宝介绍, 他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老大四岁, 老二十个月。 家庭的孩子养育工作大部分落在他的身上。

“孩子他妈一周得上六天班, 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带着这俩小的。 ” 潘士宝说, 平时工作日, 他与几名幼教老师一起带着十几个婴幼儿, 其中最小的只有一岁半, 他自己的大孩子也在其中, 家里的老人过来帮忙照看老二。

“觉得现在挺好的, 他能有更多时间放在家庭上。 ” 潘士宝的妻子说。 一般来讲, 对于许多新生儿家庭, 尤其是有了二孩的家庭来说, 都会经历一段 “鸡犬不宁” 的不适应日子。 但对潘士宝来说, 有孩子围绕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 “养两个孩子没有遭罪啊, 很快乐。 ”

不过, 虽然很幸福, 潘士宝偶尔也会有些烦恼。 “从事这个职业之后, 交际面确实变窄了。平时接触的一般是婴幼儿家长, 谈的都是育儿经。 ” 潘士宝说, 现在与之前的同事朋友见面, 会有种 “既亲切又陌生” 的感觉。 “在一起只能谈之前的回忆, 他们说的工作内容我不懂,我说育儿经他们好像又不太有兴趣。 ”

但潘士宝并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这就是个人价值选择的问题吧。 如果你在乎事业、 在乎钱, 你可以不做全职爸爸。 如果你觉得家庭更重要, 肯定要做些取舍。 ”

害怕传统偏见不愿做全职爸爸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养育婴幼儿的过程中, “爸爸” 这个角色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会换尿布、 夜起喂奶、 陪孩子玩耍的爸爸也越来越多。 在一些城市,甚至开始出现 “全职爸爸” , 他们为了家庭, 自己主动做出事业上的牺牲。 比如, 上海社科院就曾对724户拥有0岁至18岁子女的家庭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有21 。 4%的父亲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主动选择不工作。

在调查中, 13%的男性表示, 愿意在 “配偶收入足以维持家庭生活” 的前提下当 “全职爸爸” 。

在济南, 情况又如何呢? 记者通过询问 “山东大嫂” 济南十几家门店发现, 在上千户雇用月嫂的家庭中, 几乎没有纯粹的 “全职爸爸” 家庭。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 男性选择做全职爸爸, 必然首要考虑经济因素。 ”

山东大嫂相关负责人说, 确实有不到十个家庭中, 男性承担起大部分育婴的职责, 但他们都是有经济来源的。 该负责人介绍, 炒股理财、 从事婴幼早教相关职业, 是这些奶爸最普遍的收入来源。

记者调查发现, 对 “全职爸爸” 的传统看法, 也是阻碍不少男性不愿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 “一个家庭中, 男性没有经济来源, 全靠女性收入, 在家庭中就很难立足, 容易得不到尊重, 影响夫妻关系, 甚至会离婚。 ” 济南市民王先生说, 家庭结构之所以稳定, 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可替代的分工。

但在国外以及国内一线城市, “全职爸爸” 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这与女性收入高, 双方能科学看待家庭职责分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华育婴协会副会长万忠认为, 男性在育婴方面反而有些比较优势。 比如,爸爸们普遍比妈妈们更加理智, 在面对孩子的需要时, 能理性区分满足还是不满足, 经常跟爸爸接触的孩子抗挫折能力更强, 也更充满英雄气概等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唐园园)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