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今年以来最强降水和雷暴来袭 平均降水量达大雨级别

摘要: 13日,预报的大雨没有再次放市民们鸽子,准时来到济南,按照约定将间歇性降雨一直持续到14日夜间,同时把强对流天气的气象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强降水、雷电、9级大风、鸡蛋大小的冰雹……基本上将所有技能都演绎了一遍。自15日起,天气将逐步放晴,很快就能和35℃的高温天来一个亲密接触。

13日,预报的大雨没有再次放市民们鸽子,准时来到济南,按照约定将间歇性降雨一直持续到14日夜间,同时把强对流天气的气象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强降水、雷电、9级大风、鸡蛋大小的冰雹……基本上将所有技能都演绎了一遍。自15日起,天气将逐步放晴,很快就能和35℃的高温天来一个亲密接触。

150枚增雨弹为泉水解渴 新一轮增雨作业正在进行

14日,记者了解到,这一次的强降水背后有人工降雨的帮助。济南市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自13日下午开始,工作人员根据天气形势,组织我市全部人影作业点进行了大规模、多轮次的人工增雨作业,并在黄河以北地区进行了人工防雹作业,作业时间主要在6月13日16时到20时、14日零时到3时两个时间段,共发射增雨火箭弹150枚,防雹高炮弹87发。

截至14日上午,全市平均降雨量:41.6毫米,其中:市区26.4毫米,章丘37.5毫米,历城30.9毫米,长清41.4毫米,平阴82.5毫米,济阳45.5毫米,商河26.7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平阴安城作业区,为104.6毫米,已经达到大暴雨的级别。自14日傍晚起,新一轮增雨防雹作业开始进行。济南市气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从目前天气形势来看,这一次的降水量可能要少于上一次的降水,不过同样是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和冰雹,雷雨时阵风8~9级。

济南市区中长清被闪电击中次数最多

今年以来最大范围的雷暴天气,也出现在了这一次的强对流天气环境中。根据山东省雷电防护中心监测,6月13日14时至6月14日早上4时,全省共发生地闪4200余次,整个过程自北向南,主要发生在鲁西北西部、鲁中西部和鲁南地区。其中泰安、德州、济南和临沂市发生的地闪次数最多,分别为829次、777次、471次和406次。

据介绍,济南市辖区发生地闪170次,其中长清115次。另外商河、章丘、济阳和平阴分别发生地闪109、86、82和24次。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第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发生在3月4号,整个过程不大,那一次济南地闪基本都在章丘地区,虽然中间还有过几次雷电突袭,但13日-14日的地闪次数则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值。不过,这种程度在历史排名中并不算特殊,有一年山东在一天之内被闪过上万次。

一半以上的雷暴天气发生在7、8月份

有市民好奇,这些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据山东省雷电防护中心专家介绍,从2006年起全省13个地方建立了闪电监测站,各站相连形成了闪电探测网,闪电一旦发生,就会产生电场和磁场,并形成电磁波向外传播,这时周围的监测站就能接收到,从而确定闪电发生的地点,进而计算出发生闪电的次数。

山东省雷电防护中心专家表示,济南雷暴一般发生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主要发生在夏季,季节性非常明显,一般从4月下旬就开始出现雷暴天气,9月下旬之后就没了踪迹,“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6-8月,7月雷暴最多,占全年雷暴日数的35%;8月次之,占全年雷暴日数的24%”。也就是说,更大的雷暴天气还在不久的将来潜伏着。

为啥济南夏天的雨总爱下在傍晚?

从2007年的“7·18”大暴雨到昨日的大雨,济南有不少雨都下到了傍晚,让不少下班没带伞的市民狼狈不堪,这是什么原因呢?济南市气象台气象专家表示,初夏时节雷阵雨多是受高空冷涡天气系统影响,济南夏季由于温度较高,白天阳光炙热,经过一个上午的照射升温,地表温度会在正午以后达到全天最高水平,而近地表的空气会受热上升,“经过长时间的能量聚集,加上接近2个小时的滞后效应,在高空冷涡的共同作用下,傍晚气流对流比较强烈,这样就打破了原来云系的平衡,当近地层的水汽很多时,就会容易形成降雨”。

不过,20日之前,应该就不用担心下班又遇上雨天了。根据济南市气象台天气预报,15日白天多云转晴,北风3~4级,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27℃左右。15日夜间到16日晴间多云,南风3级,最低气温济阳、商河17℃,市区及其它县(市)区19℃左右,最高气温33℃左右。17~19日晴到多云,南风3~4级,最高气温35℃左右。20~21日阴转多云,局部地区有雷阵雨,南风3级,气温略有下降。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