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新型生态化引领电动车产业发展新高度
摘要: 日前,沂南县启动城市电动汽车共享试点,在全县建设24电动车租赁点,投放130辆电动车,开创了全国第一个试点电动汽车租赁的城市。沂南首开试点的背后,是该县电动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该县电动车产业历经13年的时间,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县域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山东省轻工业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日前,沂南县启动城市电动汽车共享试点,在全县建设24电动车租赁点,投放130辆电动车,开创了全国第一个试点电动汽车租赁的城市。沂南首开试点的背后,是该县电动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该县电动车产业历经13年的时间,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县域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山东省轻工业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
抢抓战略机遇,选优引强。近年来,沂南县紧抓国家发展战略性新能源产业的历史机遇,认真瞄准布局结构优化、技术高端、链条完整、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伴随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东风,沂南县立足自身基础,将发展电动车产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2002年,沂南县选择青岛澳柯玛集团重组原华日集团蒙德摩托车公司,注册成立全县第一家电动车生产企业——澳柯玛(沂南)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此后,该县相继出台《沂南县电动车配套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建省优质产品(电动车)生产基地优惠政策》等文件20多个,建立由发改、经信、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组成的大项目建设联审联批会议制度,严格执行部门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节点审批等各项制度规定,认真落实金融、土地、人才等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组织专业招商队伍下江南上天津,招商引资,选强择优,吸引电动车领头企业来沂南聚集发展。目前,沂南县拥有澳柯玛、绿源、格仑特等整车生产企业30余家和新大洋机电、德洋电子、颜文涂装、利凯等配套企业100余家,从业人员1.8万人。其中新大洋“知豆”电动汽车成为省内唯一可以挂牌上路的电动汽车,进入了工信部产品目录,被定为国家重点扶持推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年可生产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10万套,知豆微型电动汽车10万辆,年销售收入达67亿元。
集聚配套发展,凸显整体优势。沂南县规划建设中国沂南电动车产业园,引导电动车企业聚集布局,就近配套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集约节约利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科学配置电动车产业上下游各类配套生产企业数量、配件产能产量,安排更多电动车相关企业入园发展,满足整车企业就近采购需要;合理设计整车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园区空间布局,形成跨企业的流水组装生产线,节省配件包装和物流费用;同时发挥集聚优势,建立电动车产品配件需求、研发、生产、仓储、运输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减少配件供求在规格、标准和供货时间等方面的错位与脱节,提升本地配套能力。目前,沂南县生产组装电动车所需25大类配件,除电池需要外购外本地配套率75%以上,且以每年2至3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提升。目前产品体系涵盖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高尔夫球车、旅游观光车等,已形成年产300万辆生产能力,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15%,覆盖全国各地,并出口欧洲、美洲、大洋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搭建服务平台 优化发展环境。沂南县通过搭建物流、信息、检验、人才、展销等多个服务平台,为推进电动车产业升级发展不断优化环境保障。鼓励企业大力实施“质量兴企”和“名牌战略”,研究出台《沂南县电动车名牌战略实施意见》,成立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管站,颁布《沂南县电动自行车企业联盟标准》,对电动车企获得质量品牌建设成就给予重奖。加大对物流建设项目、企业支持力度,有序推进现代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建立起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平台,帮助电动车企业发布用工、产品和物流等信息,提供良好的物流与信息服务。依托山东省电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平台,为电动车生产企业提供研发、检测、物流、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针对电动车企人才需求,沂南县依托职业学校建成全省第一个电动车人才培训基地,对绿源、澳柯玛、新大洋等实施专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训,解决企业技术工人招收难题。同时,该县规划专门的园区,建设高标准电动车展览馆,将县内生产的各种型号电动车和配件进行集中展示,搭建展销平台,打造沂南县电动车的整体名片。目前,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名牌”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