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鲜城济南对话李菁:这相声演员“戏路”太广

摘要:  8月2日下午,著名相声演员李菁现身济南省会大剧院,聊聊新作——相声剧《北京一夜之ATM黑匣子》。得知李菁来啦,相声喜剧爱好者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小澎湃,与泉小鲜一起对话舞台荧屏背后的李菁,与他一同谈谈《北京一夜》,谈谈李菁口中相声的今生与“今后”。

8月2日下午,著名相声演员李菁现身济南省会大剧院,聊聊新作——相声剧《北京一夜之ATM黑匣子》。得知李菁来啦,相声喜剧爱好者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小澎湃,与泉小鲜一起对话舞台荧屏背后的李菁,与他一同谈谈《北京一夜》,谈谈李菁口中相声的今生与“今后”。

谈作品:已不是第一次尝试 丰富元素令人期待

《北京一夜之ATM黑匣子》是一个12个人与ATM机的故事,取款者先后到访却始终没有离开,进而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这已经不是李菁第一部登上舞台的“大相声”了。之前的《我是保镖》已经在京城刮起一阵幽默风,9月即将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而这部剧在去年就已经在北京演出7台,2015年才正式开始各地巡演。选择济南,李菁也有自己的考虑:“济南一直是个曲艺文化相对深厚的城市,现在在坚持做曲艺的民间团体也不少,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当今时代,在人们的接受度上会有所不同。相声演员们也在极力寻找更能适合市场的表现形式,既不能丢掉前辈的根基,也要为相声的发展铺好道路。《北京一夜之ATM黑匣子》就是多方结合的产物,剧中必然会有的是传统曲艺人的绝活展示,融入了舞台剧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加入了音乐剧和舞蹈等元素,节奏快,更适合年轻人。“这部剧1小时40分钟,我们从去年就开始排练,前前后后排练了50多天,”李菁介绍,“舞台剧相对电影电视剧,是个投入和产出不太成正比的东西,因为时间和影响力跨度太小,不会有太多连锁反应。但是一分钟就要花十年功,不能疏忽。”因此,这部一台ATM机引发的连串故事也一直是很多人的期待。

谈相声:创作是天 要适应互联网+多动脑筋

问到李菁心目中的相声,他认真地说:相声不会消失。相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初的起源只是以幽默为目的,这种幽默从未改变,只是一直在更新不同形式。“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相声创作的意义,远大于一个相声演员的演绎,”李菁坦言,“没有一个好的本子,只是依靠一遍遍在观众面前混个脸熟,也没什么前途。”在他眼中,2006年前都是相声市场的一个低迷期,从2006年开始,小剧场相声被更多人接受并欢迎,才迎来了相声地位重振的曙光。归结原因,李菁认为相声在创作期的寡淡,除了是观众的品味越来越高之外,与相声演员不能潜心研究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相声演员得耐得住寂寞,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本子写到一半遇到瓶颈,接着就想把老段子拿过来照搬,这样就出不了好段子。”李菁略感无奈,“现在网络上很多段子盛行,高手就在民间,有时候相声演员还真要借鉴大家的力量,但是一定要接地气!”

《北京一夜之ATM黑匣子》的剧本创作,版式与影视剧的剧本有共通之处。有人曾建议他拍成影视剧,李菁坦言:“这条路不是没想过,而且是可能会走,但是不是现在走。”李菁想把现在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为自己的相声和相声剧积累每一个坚实的脚步,等待绽放的那一天。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