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抗战:八路军115师陆房突围战毙伤千余日伪军

综合
关注
陆房突围战 毙伤千余日伪军
泰山晚报供稿 本报记者 李雪 文 蒋亮亮 图 通讯员 李贵友 陆房战斗烈士陵园位于肥城市安临站镇东陆房村,民风淳朴、空气怡人,村民们说这里被誉为“天然氧吧”。但在76年前,这里硝烟弥漫,杀声震天,众多将士血洒凤凰山,整个战场方圆10平方公里,四面环山。
为纪念陆房突围战,肥城县人民政府将凤凰山南麓划为“陆房战斗遗址”,1971年在遗址上建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和烈士事迹展览室。
“这个纪念碑还将安放178名无名烈士的骨灰,当年他们就牺牲在后面的凤凰山上,当地的村民把他们埋在了凤凰山上。”在陆房烈士陵园,当地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年在陆房战斗中牺牲的战士的骨灰还都留着,其中有178名是无名烈士,施工人员正加班加点赶在9月3日前修建完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和纪念碑,到达纪念碑前需要走115个台阶,是为了纪念115师当年在陆房的英勇战斗。
1939年3月,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师部和686团,以东进支队的名义,进入鲁西地区。3月,东进支队智取汶上草桥伪据点,俘伪军一个中队。当时,115师以一部骑兵深入敌占区,侦察敌情。战士们身着日本军大衣,骑着缴获来的大洋马,伪装成日军来到草桥伪据点。115师骑兵连长叽里呱拉地讲着“东洋话”,命令伪军集合。伪军见“皇军”来到,急忙列队。我骑兵连趁机包围据点并将伪军全部俘获。“草桥阅兵”的故事,后来在泰西群众中广为流传。
4月初八路军东进支队进驻泰肥山区。进入泰西后,广泛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在肥城阎王桥、东平香山、宁阳葛石店、泰安鱼池村等地连续打击日伪军,均获重大胜利,累计歼灭日伪军近千人,并在大董庄等战斗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鼓舞了抗日干部和群众的热情,也引起了日军的恐慌。
日军八千人分9路围攻,我三千人未及时转出外线
5月初,日军驻山东最高指挥官第十二军司令官尾高龟藏,纠集两个旅的主力及济南、泰安、兖州、肥城、平阴、东阿、宁阳、长清等十几个城镇的日军守备军共8000余人,配备汽车、装甲车100余辆,大炮100余门,分9路向驻泰肥山区的东进支队合围,把115师和鲁西区党委、泰西党政军机关3000多人,包围于陆房一带,妄图一网打尽东进支队和地方党政军等抗日力量。
“从5月2日至8日,日伪军首先对大汶河南岸的东平、汶上地区进行‘扫荡’,9日开始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向肥城以南、汶河以北推进,逐步形成合围。10日,日军继续推进,紧缩合围圈。”在肥城市档案馆,记者根据史料了解到,在日军的扫荡下,115师除留下第686团两个营在原地坚持斗争外,师机关、直属队、津浦支队向大峰山区转移,山东纵队第6支队向平阴、东阿转移。但随着日军向中心推进,并控制山外各要口,形成封锁圈,115师师部、第686团、津浦支队、冀鲁边第7团、山东纵队第6支队等部和中共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等党政机关共3000余人未及时转出外线,被包围于肥城东南陆房周围纵横各约10公里的狭小区域内。这一地区,地形像一个脸盆,周围山势不高,无法隐蔽大部队。
5月10日,115师令686团在内线牵制敌人,其余部队分路向外转移。然而行至途中时,师部等均遭敌机动部队阻击,除6支队因道路熟悉转移出外,其余部队均转移未成。在这紧急关头,这支曾参加过长征、平型关大战的英勇善战部队,面对众多气势汹汹的敌人和严峻的局势,代师长陈光连夜在陆房村召开紧急会议。根据陆房村地处肥宁(肥城—宁阳)公路以西,三面环山,西邻大董庄,西南接肥猪山、岈山,北傍黄土岭、黑峪,东接凤凰山、蛤蟆山,东南面是开阔的平地的位置情况,制定了依托陆房周围山地,凭险据守,寻机突围的战略方针。会后,各部队立即进行了简短的动员,部署抢占有利地形,等待着一场残酷的血战。
一天打退十几次进攻,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
“这把长刀就是当年陆房战斗中115师烈士的遗物,这是陆房战斗中缴获的日军头盔和刺刀……”在肥城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带记者参观了肥城抗战的文物史料,看着一把把锈迹斑斑的长刀、望远镜、煤油灯,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1939年5月11日,突围战打响的那一天。
11日拂晓,日军在炮兵掩护下全线发动进攻。炮弹像擂鼓一样敲着肥猪山,山头上弹片横飞,沙石滚滚,腾起的硝烟就像浓雾一样笼罩着山头。
686团守卫的肥猪山、岈山、黄土岭一线,连续打退敌人十几次轮番进攻;坚守在凤凰山一线的津浦支队,顶住敌人猛烈炮火轰击,采取近战猛打的战术,使数百名敌人丧生在阵地前;冀鲁边七团和师直特务营,以刺刀和手榴弹与敌人搏斗,守卫鸠山、蛤蟆山一线。
15时,东南山口一股日军向陆房逼近,师部预备队骑兵连奉命跃马出征,一鼓作气冲入安临站敌军中心,使东线日军惊慌万状,不敢轻举妄动。经过一天激战,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东进支队伤亡200余人。
傍晚,东进支队与地方党政人员趁夜幕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分三路掩护胜利突围。敌军在12日晨向陆房发动了总攻。炮弹在山头爆起了滚滚的浓烟,步兵在火力掩护下胆战心惊地匍匐前进,但没有遭到任何抵抗。日军轻易地进入了陆房,却没有看见一个八路军。
面对铁壁合围阴谋的失败,日军实施了报复行为,疯狂捕杀陆房地区无辜人民群众。为了向上司交差,日军抓到在山沟里躲避的部分群众,逼迫他们穿上八路军的服装(八路军轻装时丢弃的衣物),拍了照片,然后用刺刀一个个捅死。后据不完全统计,在陆房附近15个村,126名群众被残害,无数房屋被烧毁。
日军开始时用汽车拉走被击毙的日军的尸体,但日军的尸体有千余具,拉不过来,只得割下人头装进麻袋运走。最后把尸体堆跺起来,倒上汽油放火焚烧。当日军撤离陆房时,还留了许多烧不尽的日军尸体和成麻袋的人头。日军未敢在陆房久留,匆忙分途撤回各地。
陆房战斗,我战斗部队伤亡200多人,毙伤敌联队长大佐以下1300多人,粉碎了敌人的围攻。陆房突围胜利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合围计划,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有力地支援了山东及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斗争。陆房突围战的胜利是115师在地方党政军民的积极支援和配合下取得的,是泰西抗战史上的一曲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