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第一古刹探寻梵踪佛影 灵岩寺一日游
晋代的墓塔,隋代的山门,唐代的大殿,宋代的罗汉,明清的砖瓦,等闲的一株老树都有上千年的树龄,灵岩寺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底蕴。
在济南长清县东南的群山之中,在泰山支脉的山阴之后,有那么一座古刹,它被誉为“海内四大古刹之首”,梵踪佛影延绵了1600多年,晨钟暮鼓回响了十几个世纪,它就是灵岩寺。
初进灵岩寺,山门是一道“金刚殿”,左右两侧的“哼哈二将”从口型就可以分辨出身份。穿过一座石桥,就可以看到“二山门”,门前香火缭绕,香客络绎不绝,这便是供奉着“四大天王”的“天王殿”。穿过天王殿两侧的钟楼、鼓楼,后方就是佛家寺庙里常见的“大雄宝殿”了。灵岩寺这大雄宝殿原为宋代献殿,后又经明清复修,所以屋檐呈现出了前后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至今大殿之内还保留有宋朝的石柱和础石。

大雄宝殿
再向北行,就是灵岩寺中的核心建筑——千佛殿了。千佛殿始建于唐朝,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十分高大宏伟。令人称绝的是殿内四周环绕着40尊罗汉像,最是惟妙惟肖,被1921年来访的梁启超先生赞誉为“天下第一”。细瞧这些罗汉像,每一个都神态不一,嬉笑怒骂,自成一章。虽已历时千年的风霜,但风采依旧,颜色不减。就连肤色,就连血管,甚至看不见的五脏六腑,都有刻画与塑造——1982年考古工作者就曾发现,泥塑像内就还有用丝绸做的五脏六腑。

灵岩寺千佛殿

栩栩如生的泥塑

泥塑个个形象传神
转向西行,就是高耸入云的辟支塔。辟支塔竣工于1057年,历时63年两代人的心血,才终于大功告成。整个塔高55.7米,砖石结构,塔顶的铁刹巧妙地通过石像连接地下,起到避雷的作用。辟支塔密檐楼阁式建筑结构在全中国也是独此一例。
接着沿小路,就可以看到墓塔林了,这里安眠着唐宋至明代几百位主持高僧,塔碑数量仅次于登封少林寺。宁谧幽僻之中却没有一丝森然的寒意,有的只是一派安然祥和。从建寺始祖的单层重檐慧崇塔,到高低不同,各有刻画的石质宝塔,与其说是照见了艺术,不如说是一个个人生的演绎,一段段历史的铭记。

灵岩寺慧崇塔

墓塔林静谧悠远

辟支塔高耸入云

远观辟支塔
小贴士:
1.公交线路:节假日可从市内泉城广场、解放桥、体育中心、市立五院乘坐游707路,全程75元,返程30元,早8:00于泉城广场发车,下午15:30由灵岩寺返程。
2.驾车线路:市内由济南西上G3京福高速,南行至万德立交灵岩寺方向下高速,向西转向义灵路直行约7公里即可抵达景区停车场。
3.同行景点:景区内除佛寺景观外东侧上山有积翠岩、白云洞乾隆行宫、三泉等景观。
4.门票:45元/人。
(图片来源/@蓝风摄影;文/@靡笄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