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数读65年山东全国劳模 共有1493人次获此殊荣

大众网-齐鲁晚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重大意义。”28日,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隆重举行,七常委出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齐鲁晚报济南4月28日讯(见习记者 周国芳 记者 尹明亮 数据整理 见习记者 周国芳 记者 尹明亮 杜洪雷)“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重大意义。”28日,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隆重举行,七常委出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在这个每五年表彰一次、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大会上,148名来自山东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数量位列全国第一,而自1950年来,山东已有1493人获此殊荣。他们都是什么人?做出了什么贡献?本报记者为您解读。

我省全国劳模中女性占近两成

2005年,国务院决定授予2124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授予84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2969人中,山东有155人,居全国首位。2010年,全国2985人中来自山东的人数最多,为151个。今年,我省再次蝉联总人数第一,共有148人获得上述两项称号,分列二三位的江苏、广东分别是146人和145人。

截至2015年,据统计,我省全国劳模中有287人(次)为女性,约占到总人数的19%。其中,仅1960年的全国“文教群英会”就有63名女性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数最多的一年。进入上世纪80年代,我省有150名女性荣获两项荣誉称号。

八位村支书两位农民今年入选

今年我省产生了148名全国劳模,来自基层的占了很大比例,其中有八位村支书入选,此外还有两位农民获得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这其中一位农民全国劳模是来自邹城市香城镇王邱村的王德红。从2000年开始,王德红承包荒山,在3000亩荒山上植树造林、架桥修路、筑坝治水。不过,在2006年的一次绿化途中,他不慎跌入路旁深沟,摔伤了左臂,因交通不便,失血过多,耽误了治疗时间,无奈只能截肢。

受到这个打击,王德红依然没有放弃,经过多方帮助和支持,他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先后栽植桃、杏、梨、苹果、栗子、核桃等果树7万余棵,各种用材树28万余棵,使原来的秃头荒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5%,并显现出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他还领着当地的残疾人一起致富。

鲁股首富成全国劳模

除了来自基层的全国劳模,企业家也不少,这两年在资本市场一直备受追捧的歌尔声学董事长姜滨就位列其中,非常耀眼。

按照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胡润百富榜》,姜滨、胡双美夫妇名列中国大陆资产排名第39位。目前,姜滨持有歌尔声学313180000股,以4月24日收盘价34 .99元/股计算,他持有的股票市值已达到109.58亿元。受益于本轮牛市,他的个人财富在最近两个月里就增长了16.41亿元,目前是鲁股民营上市公司老板中的首富。

今年我省劳模所属的行业分布非常广泛,其中还有公众人物,如被不少观众所喜爱的济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海沫,今年就入选其中。

我省最年轻劳模18岁

《山东全国劳模大辞典》共收录了山东省自1950年至2010年60年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的1345人。其中,最小的全国劳模是杨坡兰。生于1938年的她,1956年就获得了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获奖时仅18岁。而在1959年时,她又一次获得了“全国先进生产者”的称号。

自1948年进青岛第六棉纺厂当挡车工,杨坡兰历任青岛纺织总公司工会主席。在准备车间引穿工段甲乙丙三班工人中,她是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一个。而在那个年代,引穿工作完全靠手工操作。1954年,由于她的刻苦专研,找到了“勤到勤检查”的办法,超计划完成任务。

我省获得全国劳模年龄最大的是山东大学教授艾兴,2000年获此殊荣时,他已经76岁,仅次于他的是原山大校长邓从豪,1995年,75岁的邓从豪获评全国劳模。更为巧合的是,同属山大的两人竟然还是同乡,都是江西籍。

山东籍的全国劳模中,据查,最年长的是常建福。这位来自烟台市栖霞市桃村镇国路夼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72岁时获评全国劳模。

  盖玉凤三获全国劳模称号

山东获全国劳模称号次数最多的当数盖玉凤。1956年、1959年、1978年,盖玉凤先后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全国“群英会”和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盖玉凤192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17岁时在解放后的家乡参加了革命工作,担任过村自卫队长、副村长。刚满18岁时,她就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随后的几年间,盖玉凤出任山东新华印刷厂合作社、济南百货公司经十路商店营业员、党支部副书记、公司党委常委等职。在她眼中,要真正当好一名营业员,光凭个人的良好愿望和热情的态度还不够,还要学会一套经营服务的本领,善于为顾客当好“参谋”。在长期的商业服务工作中,她积极探索,积累了“三勤”“五看”“一问”“三接待”经营服务经验。

盖玉凤建立缺货登记本,把缺货名称、购货人地址及购物时间详细记录,一来货马上通知买主,或是亲自登门送货。几十年来,她义务照顾老弱病残,为顾客送货2000多次。

我省的外省劳模江苏籍最多

在我省的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中,还有一个群体比较特别,就是籍贯为外省的。他们在山东挥洒汗水,做出贡献,获得认可。其中,江苏籍最多,为38人,河北籍紧随其后,为28人。改革开放前,江苏籍劳模还比较少,改革开放后迅速增加,尤其是近10年来,增速更快。河北籍劳模则正好相反,解放初期有不少,近年来数量则偏少。

今年全国劳模我省最多

广东 145人

江苏 146人

山东 148人

我省历年全国劳模最多出在潍坊

淄博 83

济南 97

烟台 134

青岛 125

潍坊 152

我省全国劳模中女性不少

总人数1493人(次)

有287人(次)为女性,约占19%

我省劳模代表人物

时传祥

1952年,他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从事城市清洁工作。1959年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全国群英会。

张瑞敏

带领海尔走向世界,1989年获得全国劳模称号。

姜滨

歌尔声学董事长,今年获评全国劳模。

盖玉凤三获全国劳模称号

盖玉凤在1956年、1959年、1978年三次获评劳模,至今保持着我省获最多次全国劳模的纪录。

注:1.本版及一版标题中劳模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统称。

2.因部分劳模相关数据缺失,本版相关结论基于不完全统计。

劳模65年见证社会变迁

上世纪90年代后 企业家成最大群体

65年来,我省的全国劳模一共有1493人次,他们都来自什么行业呢?曾几何时,影响几代人的铁人王进喜,带领海尔走向世界的张瑞敏等,为人所熟知。而劳模评选进行了60多年,每个时代也都有不同的标准。

50年代,技术工人是主角

1950年的首批全国劳模中,我省有25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劳模们的行业并不少,其中最多的是普通农民,有6位,其他如铁路运输、机械制造、村支书等也有所包含。《山东全国劳模大辞典》介绍,“那时候,不少劳模都还是从战争时期转变过来的英模”。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劳模的构成也开始发生变化,到1956年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时,山东共有172人被评为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但农民不超过5个。相反来自重工业或交通运输业的普通劳动者占了多数。《山东全国劳模大辞典》副主编孙允明介绍,这也与当时全国重点发展工业的时代背景相关,“随着工商公私合营及农业、手工业合作社的推进,又加上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为了鼓励工业的发展,推出的典型也便更多的是相关领域的优秀代表。”

从1956年到1960年,先后表彰了3批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多数是工厂里的技术能手,如1956年山东的全国劳动模范孟宪文,作为济南百货公司营业员,算账“一口清”剪布“一剪准”是她的拿手绝活。

70年代末,劳模见证改革开放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劳模的评选都紧扣着时代的主题。1960年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农业、工业生产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劳模的评选也中断了十几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社会建设重新开展,各个领域的劳模及先进工作者也陆续评出,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评选出了文革后第一批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东有17人成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劳模。

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恢复和发展,随后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开始广为人知,也是在那次大会上,第一次专门针对科技工作者表彰了一批先进工作者。也是在1978年,还表彰了一批财贸领域的先进工作者。到1979年工业交通、先进企业、农业、财贸、教育、卫生、科研等战线的劳动模范也相继评出。“改革开放要展开,劳动模范的评选也是对社会信心的一种激励。”孙允明说,从1977年到1979年间评出的5批全国劳模及先进工作者中,我省共有95人,虽然人数不算太多,但涵盖了科、教、文、卫、工业、农业、商业等各个领域。

新世纪,民营企业家崭露头角

虽然我国的劳模评选从1950年就已开始,但在最初的几十年里,劳模评选并没有明确的机制,在“文革”结束后集中评选几次劳模后,劳模评选几乎中断了近10年的时间,直到1989年才再次集中评选全国劳动模范,这十年期间全国陆续表彰的劳动模范也不过23个,来自山东的则只有一个,是1988年的朱菊儿。

“如今全国劳模每五年评选一次,这一机制也是从1989年才开始的。”孙允明介绍,在劳动模范评选机制逐渐规范后,劳模的行业构成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今,工人、农民的比重基本要占到50%,企业家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届劳动模范中,工厂厂长的数量屈指可数,但在1989年山东省入选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各种企业家便成了最大的一个群体,在那一年山东省的全国劳动模范中,企业家有26个,是人数最多的一个职业,其中不少都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国企负责人,也是在那一年,海尔冰箱的张瑞敏成了全国劳模。

到了1995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模范中的企业家群体进一步扩大,记者从《山东全国劳模大辞典》中粗略统计了一下,各种企业负责人占了近50个,在这个时期,民营企业家也开始崭露头角,魏桥集团张士平也是在这一年成了全国劳模。在这一时期,很多来自农村的劳动模范其主要事迹也是因为他们在农村集体企业发展中发挥的带头作用。如博兴县柳桥村党支部书记韩安正,既是村里的队长、支部书记,也是村办企业的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