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打造现代区域特色教育

济南日报
关注
编者按
“用事实说话、让人民评价”是章丘教育人始终不变的工作信念。作为全国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全国特色学校建设卓越贡献奖(十佳县市),近年来,章丘教育以“深化改革、推进落实、提升突破”为重点,构建起了具有鲜明章丘特色的区域教育新格局和生态体系,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他们成功改革的发展路径,也被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评价为“基础教育的缩影,均衡发展的典范”、“区域教育改革的成功范例”。
在章丘福泰小学的校门前,家长们一边等待孩子们放学,一边相互交谈:“我的孩子现在不仅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还会自己动手做饭菜、做家务,有模有样。那天家里来客人,孩子独自做了八菜两汤,真是让我刮目相看!”这番话语立即得到了其他家长的赞同,纷纷表示目前学校各种特色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还让他们在平日生活中变得更加懂事、上进……
家长们的肯定评价,让章丘教育人感到骄傲,这些年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近年来,章丘市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现代区域特色教育,扭转、打破了学校“千校一面”的窘境,通过“全面育人,育全面人”,实现了让学生有特长、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向善、向好、向上传递全面育人正能量
“全面育人,育全面人,落实全面的发展观、均衡观、特色观,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要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能担当、有自己特长的学生。”章丘教体局局长李忠新告诉记者,如今,在章丘,让孩子自由成长与发展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家长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走进福泰小学的“小天使当家”家政训练基地,记者看到学生们正在学校聘请的面点师傅的细心指导下,认真制作着“小刺猬”、“小兔子”等各种造型的面点,这些面点活灵活现、有模有样。这是学校为了全面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开发的一系列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为目标的课程,包括陶艺、编织、快乐小厨房、剪纸、诗社、腰鼓队、书法等,从艺术到科技、从家务到体育、从文学到游戏,涵盖多个方面。“我们开设的课程,首先是要孩子们喜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感受到生活的味道。”学校校长李枝新说。
同样,诺德实验小学开展的“绿色蔬菜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我的韭菜发芽了!”“我的豆芽长大了!”教学楼里,充满了学生们的欢呼声。据悉,学校种植饲养社团利用教学楼宽敞的走廊,开辟了一处“小小生态园”,作为育苗种植基地。另外,学校还聘请了当地农技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在种植过程中,带领学生们认识各种农具、蔬菜种子,学习泥土的平整、保墒以及蔬菜的种植、移栽,了解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章丘大葱之所以扬名全国,除了水土因素外,还和我们懂种植、会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要把地方特色引入学校,让学生更爱这片土地。”学校校长王化杰告诉记者,将地方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课堂,不仅激发学生兴趣,传承当地文化,而且培养了学生爱心和责任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建设特色学校,课程是最重要的载体,学生有特长、个性化的全面发展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来实现。”教体局工作人员曹延刚说,为了实现学生有特长、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章丘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大做文章”,撒手放权,创设平台,营造环境,让每所学校都积极开设各自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全面发展,向善、向好、向上,不断成长。
有品质、有气质、有素质探索育全面人新路径
坚守大山30年的垛庄四角城教学点教师孟敏;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写交心笔记的水寨中学教师杨兴菊;用渔竿智救六旬落水老人的清照小学12岁女孩韩绍文……他们,都是最有章丘教育印记的“三有”师生。所谓“三有”师生,即“有品质”,广大师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具备了鲜明的优秀传统文化印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印记;“有气质”,广大师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具备了优秀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艺术素养、行为风采;“有素质”,广大师生具备了干事创业、成就未来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
“章丘教育系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品质、有气质、有素质的优秀师生,每一名师生都带有鲜明的章丘教育印记。人人带着鲜明的章丘教育印记走出章丘,走向社会,面向未来。”李忠新说。
近年来,章丘围绕“三有”教育理念,持续开展“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家务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等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善于合作的“小伙伴”。通过活动,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积极帮父母分担家务,履行对家庭的责任,做孝顺父母、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当家”。此外,不少学校还组织学生做售货员、收银员、服务员、小记者、小报童、小助理等,让他们真正当个“小员工”,从“我的第一份工作”入手,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增长本领。
据悉,福泰小学常常组织学生走进厨房,感受“我的家务我做主”的快乐;双山中心小学在前不久的寒假为学生安排了“书中寻宝”、“小鬼当家”、“巧手迎春”、“做年夜饭”等创意作业,由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党家中学连续几年开展“感恩社会赠联送福”活动,让学生们在集市上亲手书写对联,为赶集群众送上美好祝愿;双山三涧小学时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义务劳动,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切实为老年人排忧解难,体会劳动之外的更多意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不少家长为之点赞。
一位学生家长说:“近几年,学校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常常在假期布置一些有创意、有意义的作业,来增强孩子的社会能力。去年,学校以‘爱、责任、创新’为主题开展的实践活动,让我年仅7岁的女儿在一个假期里就学会了很多东西,包括做简单的饭菜、清洗衣物等,还主动参加到小区的扫雪队伍中,为大家服务,让我十分欣慰和感动。”高雅校园、生机校园、魅力校园
营造育人成才新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内涵提升是实现环境提升的重要举措,为此章丘教育加快了打造高雅校园、生机校园、魅力校园的进程,从学校布局到校园文化,从特色活动到学校管理,从课程建设到内部设施,从教师专业到学生素质,各学校的文化品牌都独具特色。
现在,章丘特色学校创建异彩纷呈,不仅形成了“各持彩练当空舞”的特色发展格局,而且品牌学校特色建设广受相关部门以及专家的好评,教育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每一所学校都有了自己的“主打品牌”。
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章丘一中“向善、向好、向上”的“三向教育”、实验中学“适合学生特点、适合学生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的“三适教育”、实验小学的“人本化个性教育”、汇泉小学的“幸福教育”、清照小学的“清照若水教育”、福泰小学“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的“三生教育”、垛庄中学的“山水育人教育”等一批特色学校的“主打品牌”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章丘也因此被授予“全国特色学校建设卓越贡献奖”的荣誉称号,具有鲜明章丘特色的现代教育模式初步形成,并逐步走向全国。
今年1月11日,第二届中国当代特色学校推选活动颁奖仪式暨中国当代学校特色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苏洋思中学举办,章丘荣获“全国特色学校建设十强县(市)”荣誉称号,成为山东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县市。同时,章丘市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十佳创新学校”,章丘四中、章丘中学被评为“全国百强特色学校”,章丘五中、实验中学、汇泉小学被评为“中国当代特色学校”,章丘四中校长刘金水获得“全国特色力学百强模范校长”的荣誉称号。
全国现代学校文化发展论坛召开期间,来自各地的教育专家到实验小学等学校进行参观考察,深刻感受到了蓬勃发展的章丘教育。“一个地区有那么多学校,每所学校都那么优秀,且各具品牌特色,实在是不多见,很了不起。章丘教育的发展是教育优质均衡的具体体现和典型案例。”上海市特级校长张雪龙曾这样说。
“特色学校建设的成效如何,不能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自拉自唱、自我陶醉,更要看育人的成效和社会的认可,只有当社会的正面评价、育人质量与学校特色办学方面的追求高度吻合时,特色学校建设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成功。”李忠新说。
如今,章丘围绕着办好孩子们喜欢的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创新,在教育优质均衡的大背景下不断实现新突破,努力让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家园和成长乐园,许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