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择一城而终老 体验周村古城慢生活

如果让我选择一座城市去生活,我一定会选择周村。周村是美丽的,她的美在于苍老,在于韵味,更在于她的柔美。古商城街道始终保持着她独有的尊荣。不论是在大街还是岁月弄景的老木门上,这种古朴的烟雨之感和恬静让你深刻体会到这座古城的苍老和魅力。

周村大街聆听光阴的故事

中国很大,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群却不多,能说出名号的,在国人眼下甚至世界的眼睛下,响当当的还真不多。如果说平遥古城在于她的霸气,那么周村古城更在于她的柔美。走在周村古城的街道,丝毫感觉不出凌乱和匆忙,如果赶上细雨迷蒙的傍晚,撑着伞走在红灯初上的街道上,一种久违的寂寞或者恬静就会让你深刻地体会到这座城市的苍老与魔力。不论是在大街还是丝市街,还是在银子市街,这种古朴的烟雨之感,不仅仅是江南水乡的专利,同样也在这么北方焕发出她独有的色彩和魅力。

周村古商城坐落于周村城区西部,为古老的商业中心所在地,2001年被列为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周村古商城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周村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繁盛。自丝市街至朔易门,全长1300多米。其中,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

走在大街上,看不到急急忙忙的身影更看听不到繁杂的吵闹,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喜欢这座城市。在这次旅行中,静静地走过了这座城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在周村会看到村民坐在街边,三五成群在那里或是打牌或是唠嗑,没有喧嚣,随处都能感受到村民的安逸生活。

其实古商城原本是要被拆除的,因为城市建设开发,大街两侧店铺后面的院落拆除了许多,整个大街曾一度有被拆除的命运,当时的政府决策中已涉及到拆迁改造的问题。周村人说,幸亏张艺谋来选景拍戏,才“挽救”了这条街。

199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带着《活着》剧组来到了古老的周村古商城,古老的周村大街、丝市街,和具有上个世纪色彩的深宅大院、长长的石板路面、高高的过街牌楼,变化多端的门市,丰富多彩的匾额和招牌,如画般的周村大街街景成了张艺谋电影的外景地。随后,电视连续剧《东方商人》的拍摄地也选中了周村大街,面临被拆除的大街也幸运地保存下来。周村古商城也因此闻名,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石板铺就的大街,青砖古瓦的店铺,牌匾上烫金的老字号,虽然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淋和多年战乱的破坏,但一切都如此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一切都依稀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喧嚣……走进周村古商城,宛如隔了几个时代来到了一处古代的热闹街市,恍惚间会有前生今世的感觉。在这里随便逛逛,不经意间,就会感受到隐藏在古城角角落落里历史的气息,感受到这个活着的千年古商城的独特魅力。

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浆染业在明末已是周村主要产业之一,至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周村已有浆坊40余家,染坊70余家。 周村大街大染坊位于银子市街90号,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的旧址,其经营模式与电视剧《大染坊》类似,业务主要是将收购来的丝绸、坯布进行整理染色加工,然后批发出去。清光绪年间,资金达三万两白银,先后到济南、天津、北京等地开设分号。抗日战争中停业。

周村古街上的大染坊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的旧址,进入大染坊粗布行内,就看到模拟过去的一条条晾晒的绸布,如果穿过前排的“经理室”,到了后场的工作院子,则会看到染布的器具和工作流程,甚至还有值班表。过去,那些粗布、绸布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被印染,之后流出市场的。“大染坊”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浆染业早已开启了工业化的规模生产时代,但是有一种力量,随时都会让人想起过去,想起粗布粗衣,感叹岁月的变迁。

美烟草公司是二十世纪初崛起的大公司,从它们创建到四五十年代,它们垄断了中国的烟草产销市场,是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时间较长、经营比较成功者之一。周村是明代以来闻名海内外的商业城市,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力,因而一直是外国投资者争夺的风水宝地。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企业随着宗教势力大量侵入山东,周村的外国商人迅速增多。而最早在周村经营烟草业的就是美国烟草公司,在周村市区设立商号,出售卷烟。 一九0二年,英美烟草公司在英国伦敦成立,不久就收购了美国烟草公司的上海烟厂,使后者被迫退出了中国市场。

在周村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由于其曾为周村古镇的商业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他就是李化熙。其几经周折免去了周村1500项的所谓荒地粮,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他还自己负担了周村市场的全部市税,宣布周村为免税城市,周村有名的“今日无税”碑即指此事。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前来,一时大街上商号达数百家,丝市街、绸市街、银子市、棉花市等主要街道商贸活动十分繁荣,周村商民对他威恩戴德。现在这块碑已不是原来的那块。

街上有一家名为大德通票号的店面,据说是山西祁县大商贾乔家的分店。当年,乔致庸这个祁县乔家的第三代传人,把自己的家族产业做成名极一时的大集团。他将乔家的生意做通了大半个中国,自然作为大商贾云集的周村自然也不会落下他的身影。除了周村,据说仅“大德通票号”还在北京、天津、张家口、石家庄、沈阳、呼和浩特、包头、济南、上海、沙市、开封、常德、重庆、苏州等地设有分号,后来他们又将“票号”改名为“银号”,有的店面甚至经营到1949年。在周村的分店内,我们依旧能从留下的文物中阅读到乔家的霸气与聪颖。

周村是烧饼的世界

从古商城的北大门步入大街,从大清邮局默数到瑞蚨祥,再到周村烧饼博物馆。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生产历史。以薄、香、酥、脆著称。它形圆而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布满酥孔,有人将它称形如满月,薄如秋叶;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周村烧饼以面粉、芝麻、盐、糖为主要原料,除了拥有独特秘方外,烘烤是制作周村烧饼成败的关键,所谓“三分案子七分火”,即是说非是名将高手,烧饼质量难保上乘。“周村烧饼传统手工技艺”。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周村烧饼博物馆是周村大街一个最显眼的地方,地上地下两层,简直就是个周村烧饼的世界。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就有了周村烧饼。虽然各地的超市里也有卖罐装的周村烧饼但是都不好吃。这种烧饼只有在古街的烧饼店里现买现吃刚出炉的才最有味道。小小的圆饼薄如纱扇,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以往周村火车站火车停靠时,就会看到商贩高声叫卖和乘客购买烧饼的繁荣场面。

周村博物馆地下一层是游客体验区,游客可以在这里现场体验烧饼的制作工艺。烧饼现场制作,现场售卖,很有些意思。周村烧饼是用薄面皮粘了很多芝麻在炉内贴烤而成的面饼,它薄而脆,一咬下去就会掉下很多很多的渣滓,咀嚼后口内不留残余,只留面香。因为在制作的时候掺了很多的调料,所以就会出来各种不同的味道。现场体验,交纳10元体验费可制作3个烧饼。体验完后,可以现场购买刚出炉的烧饼,博物馆的烧饼要比其他店略微贵一些。

普通烧饼仅仅作为主食可充饥,但周村烧饼却是休闲食品,两者不仅在外观、口感、价格等方面都不尽相同。随着消费需求的扩大周村烧饼也由原来的甜、咸口味发展到现在的甜、咸、五香、麻辣、奶油、海鲜、果蔬、五谷等7个系列,40多个品种。在包装上也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纸包装,易拉罐、礼品盒、不同规格的烧饼包装已出现于市场。周村烧饼具有酥、香、醇、脆的特点。形圆而薄如纸片,正面饰满芝麻仁,背面布满酥空,色泽呈浅棕黄色为佳品。

周村最有名的特产就是周村烧饼,街上到处是卖烧饼的。据记载,周村烧饼的前身为名为“胡饼”的芝麻烧饼,在汉桓帝延熹三年就已有贩卖胡饼的人了,后来他们流落到山东境内。明朝中期,许多商贾富人聚集周村经商,带动了周围的小吃业。

后来,这种“酥、香、薄、脆”的手工芝麻饼,便在周村扎根开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及至大清,在清光绪六年,周村一家叫“聚合斋”烧饼老店对烧饼的做法,又做了改进,使其味道和外形跟现在相当。此后,周村烧饼变得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

天下第一村的文化故事

状元府位于丝市街北侧的状元街,它的主人是周村历史上惟一的状元王应统。王应统其曾祖父王重明曾任山西沁周同知;其父王廷扬康熙二十三年中武举,但不喜欢入朝为官,一生隐居于市。王应统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参加乡试中武举;翌年,赴京试中进士;应殿试一举夺魁,被钦点为状元。那年他25岁。

这座状元府分前后两院,两个院落中间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人称状元楼。《长山县志》中这样记述王应统:“自服官以迄家居,囊无长物,唯有两袖清风,图书数卷而已”。可知,王应统是个清廉的官员,所以建造的状元府以简朴大方为其特点。

魁星阁古庙群坐落于周村古商城南首,是一座保留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寺庙建筑,也是周村现存最完整的寺庙古建筑之一。一九九七年被公布为淄博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阁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由碧霞元君殿、魁星阁、观音殿三座不同宗教文化的大殿组成,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主体建筑为魁星阁。魁星阁系三层高阁,耸立于涿河北岸,飞檐斗拱,灵气冲霄,巍峨壮观。檐下的望砖雕刻艺术,被古建专家们审定为省内最佳砖雕工艺品。

千佛寺位于大街古商城北首,是周村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宗教古建筑群,为摩尼教遗址。千佛寺古庙群始建于唐朝,后历代不断扩建,清中期以后曾多次修葺。现内有千佛阁、关帝祠、三义殿、罗汉堂、弥勒殿、观音殿等6座大殿组成。 周村的商业经济发展起源于寺庙经济,唐宋时期周村就以宗教建筑和商业文化而远近闻名。周村的寺庙经济最初就形成于千佛阁庙群四周。世界上现存的摩尼教遗址不多,只有中国的新疆、福建和山东三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分重视的研究项目之一。

《旱码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此剧在周村旱码头景区拍摄历时4个月,其中大部分场景在根据剧情要求修建的杨家大院拍摄完成,目前此处景点室内陈设与电视情景基本一致,再现了近代鲁商儒雅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一代鲁商与儒商的渊源。为一处新的展现近代鲁商生活原貌的景点。同时该景点设有陈杰先生纪念馆,介绍了陈杰先生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学创作之路,体现了他对周村特殊的人文感情。

古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不同、因此各地的生活方式、信仰、风俗也千差万别。周村民俗展馆位于涿河北岸的望月楼,总面积约600平方米,主要是选取了婚礼、祝寿、纺织、生产、娱乐等与群众生活有关的场景,通过摆放大量的实物、人物模型和展板来展示当地的民俗风情,正如门前的对联所写“与民生活息息有关,和君风俗脉脉相联”。这里的物品都是从老百姓家中收集来的,有些是祖传之物,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

(来源:@北寒中国游)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