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天堂购物圣地 别样视角品味济南
济南菜以清香、鲜嫩、味纯著称,俗称“一菜一味,百菜不重”。济南名菜有糖醋鲤鱼、九转大肠、油爆双脆、奶汤蒲菜、南肠等。著名小吃有锅贴、油旋、盘丝饼、糖稣煎饼、罗汗饼等。光是听着这些名字是不是就垂涎三尺呢,快来跟着小编的步伐领略济南的美味吧!
传统鲁菜风味:品味新济南中优雅别致的“老济南”风味
说起大观园的鲁菜馆莫过于这里的鲁西南老牌坊!济南是鲁菜发详壮大的重要城市之一,据传鲁菜最早起源于春秋,在明清时期开始大量进入宫廷,成为皇家珍馐。而后,在我国最最著名的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位置。

传统鲁菜豆腐箱子
经多年的变迁,如今的鲁菜或简朴粗矿,或华丽精美,但凡存留下来的,必定是精品。就说这道博山豆腐箱,是山东省博山传统名吃。又名山东豆腐箱,齐国豆腐箱。相传清乾隆帝南巡时,曾“临幸”博山,招待用膳时,上有豆腐箱这道菜,乾隆食后赞不绝口。

煎饼卷大葱
到山东不得不尝的美食,就是“煎饼卷大葱”。这一名吃也不知起自何朝何代,但是它跟中国饮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并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大葱,在世人眼里,几乎成了山东人的代名词。南方人很难理解山东人对大葱的喜爱,不过吃起来味道其实还不错。这边的大葱比较脆,而且很水灵,口感很好。一般煎饼卷大葱用的其实都是小葱芽,不仅营养最丰富,而且味道最鲜美,蘸上大酱用刚烙好的煎饼卷着吃,那种辛香辣伴着甜酱的味道简直好极了。

地锅鸡
地锅鸡也是一道特别出名的鲁菜。比较传统的地锅做法,地锅菜起源于苏北和鲁南交界处的微山湖地区。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渔民,因船上条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炉,炉上坐一口铁锅,下面支几块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锅菜,锅边还要贴满面饼,于是便产生了这种饭菜合一的烹调方法。地锅菜的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如今的地锅鸡保留了传统风味,但是卫生条件等等大大提高,也成为一道很受欢迎的鲁菜。

糖醋黄河大鲤鱼
这道被济南小伙伴们称作“翘楚”的大菜,内涵其实是一条漂亮的,昂头翘尾的糖醋黄河大鲤鱼。这条鲤鱼身形呈现出一条完美的弧,很是傲骄的感觉。而鱼肉被炸得外焦里嫩,口感香酥,外面的芡汁则是酸,甜,咸三味合一。从造型到口味,都相当的出彩。济南北临黄河,黄河鲤鱼不仅肥嫩鲜美,而且金鳞赤尾,形态可爱,是宴会上的佳肴。《济南府志》上早有“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的记载。据说“糖醋鲤鱼”最早始于黄河重镇——洛口镇。

九转大肠
九转大肠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道鲁菜。这道菜首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济南“九华楼”。九转大肠的主要做法就是红烧,以前名字也是叫红烧大肠。之所以改称“九转大肠”,一方面是迎合店家的商号,另一方面也是对这道菜的赞美。“九转仙丹”是仙丹界的极品,那烹饪大肠的绝技当然也能称得上“九转大肠”了。将猪大肠经水焯后油炸,再灌入十多种作料,用微火爆制而成。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是鲁菜系中的名菜之一。
恒隆广场:吃、喝、玩、乐、购应有尽有
在老济南人的印象里,几年前济南的大树很多,陈旧的公交车再窄窄的马路上穿行,那时的济南也没有什么像今天的泉城广场和恒隆一样的标志性的地方,也没有什么象样的高楼大厦。不过小时侯到趵突泉玩,那里的泉涌达到半米多高还是有印象的。

济南恒隆广场
如今,乘车行进在济南的大街小巷,高耸入云的大楼比比皆是,宽阔的马路上各式各样的汽车川流不息。我细细观察着这座城市,济南有了城市的主干道泉城路,有了宽敞的恒隆广场,昔日的趵突泉复涌了,千佛山新添了金色的大佛,黑虎泉边见到了人头攒动的采水人群,这使得我对泉城有了崭新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济南恒隆广场
恒隆广场地下两层、地上七层,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娱乐场所、电影院、酒店、商务办公、餐饮等为一体,功能十分齐全。17万平方米的商业,1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由巴马丹拿主持整体设计,从打地基到建设到运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由国内顶尖的施工企业、运营企业管理运作。

济南恒隆广场
一丝不苟,设计简约华丽,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自2011年开业以来就网罗了国内外300余家名品名牌,且四成以上为首次进入济南。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恒隆广场的开业将给济南市民带来不一样的购物感受。

济南恒隆广场
恒隆广场的开业是济南走向现代话的标志,华丽的曲线,炫丽的灯光,众多品牌的入驻吸引着众多购物达人光临此地,女生们贪婪的逛遍每一个角落,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装扮着自己。

济南恒隆广场
恒隆广场等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加快了济南现代化的脚步、方便了群众生活、加快了城市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功能、扩大了内需并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恒隆广场的开业将给济南市民带来不一样的购物感受,让济南的夜也多了一份亮点。让济南这座小城添加了一丝闷骚的气息。
传统小吃一条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各地美食
芙蓉街很好找,外地人来济南,逛街吃饭肯定要去泉城路,泉城路的中段,正对着恒隆广场,看到有个大牌坊,写着“芙蓉街”三个字,就是芙蓉街的入口了。

芙蓉街美食
芙蓉街进去,通常都是熙熙攘攘,人挤人的时候是最多的,千万不要见怪。芙蓉街的主要特点,从你迈进大门的那一刻就已经能闻到了,各种饭香争先恐后的钻进你的鼻孔,挑动你的味蕾,就算你刚刚已经吃完了饭,恐怕也会流口水,跃跃欲试的想再来一顿的。

芙蓉街美食
济南的老街,最出名的莫过于芙蓉街了。芙蓉街是一条济南性格的老街。以街中芙蓉泉而得名,芙蓉街位于珍珠泉群之中,邻近历代两大府衙和贡院、府文庙及古城主干道。金、明、清时,一向是文人墨客饮酒赋诗之地。清代诗人董芸曾寓居“芙蓉馆”,因而书声朗朗,流水潺潺,垂柳依依,意境优雅而享誉四海。如今的芙蓉街主要是一条特色的小吃街,街上各种山东特色小吃,成为外地游客和济南本地人吃饭的主要聚集地。

芙蓉街名吃油旋
我们通常逛的芙蓉街,其实是由芙蓉街和芙蓉巷两部分组成。芙蓉街是南北向,在刚入芙蓉街的右手边有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就是芙蓉巷。现在这两条小街都已经开发成小型的商业街,主要以卖特色小吃为主。芙蓉街看三景:美食、食客和民居。不只是游客,就是济南本地人逛街的时候到了饭点,也爱来芙蓉街吃饭。所以通常芙蓉街都是熙熙攘攘的,每到饭点的时候几乎就是人挤人了。芙蓉街上好吃的真不少,不只有山东、济南的特色小吃,全国各地的特色这街上都有。当然也有济南最著名的小吃油旋。

芙蓉街美食
街上的传统店铺,一般为一层或二层,开间三至五间,抬梁式结构,坡顶灰瓦,屋脊做高高翘起的花脊,铺面内三五间相通,空间宽敞。檐柱间做活动的铺板,营业时间全部打开。店铺的出檐很大,屋前取消前檐柱而用木斜撑代替。这种出檐很深的结构有很好的商业作用,即使在阴雨天或大热天,顾客也可以在檐下自如行走,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这种端木斜撑,就是古文献中“挛”的结构原形。现在街上这些老字号的店铺大都改为居民杂院或百货店,但走在街上,仍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韵味。

芙蓉街美食
芙蓉街是济南旧城昔日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曾经以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等文化用品而享誉省内外,街上店铺林立,人流不息,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芙蓉街一带的传统店铺都是建于清朝,在此之前,这里是名泉汇集的地方,街东为德王府西苑,清康熙五年建巡抚衙门后,这里才辟为民居,店铺也才逐渐多了起来。到了如今,芙蓉街则主要成了一条美食街,一天到晚人群熙熙攘攘,街上各种美食飘香。晚上的芙蓉街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