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孔孟之乡济宁 做一名安静古典的美男子
摘要: 走在济宁的大街小巷,屡屡可见前来寻古探今的游客,其中还有不少国外友人。这座沉淀了7000年历史文化的古城,不需要任何绚烂的宣传便足以引人入胜,儒家文化在这里起源,中华文明在这里传承。今天小编带你走进“年味山东”第六站——孔孟之乡济宁。走在济宁的大街小巷,屡屡可见前来寻古探今的游客,其中还有不少国外友人。这座沉淀了7000年历史文化的古城,不需要任何绚烂的噱头便足以引人入胜,儒家文化在这里起源,中华文明在这里传承。虽然他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经无法阻挡前来朝拜的游客。今天小编带你走进“年味山东”第六站——孔孟之乡济宁。
济宁是一位古典的男子,贵族出身,学识渊博,以传播中华传统国学儒家文化为使命,同时兼顾儒学朝圣、修学体验游,国际影响力杠杠的。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做一名安静的美男子,可从未实现。他从小深受儒家文化滋养,性格处事不惊、大气沉稳,若来他家做客,宴客菜一定是孔府宴,会客礼品必然是鲁锦、玉堂酱菜和微山湖系列湖产品,让每一位客人享受到最尊贵的待遇。
贺年游
济宁家里的后花园是曲阜三孔景区、水泊梁山和微山湖,这里有深厚的儒家文化、有108好汉的热血故事、也有荷塘月色般的诗情画意。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圣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杜甫、李白、曹操等文人墨客都在济宁留有足迹,感受孔孟之乡、运河古都的文化内涵。
来济宁不可不去的景点之曲阜三孔: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

曲阜三孔(图:山水行者的新浪博客)
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曲阜三孔景区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一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祭孔大典
孔府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 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 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

孔庙(图:@山东旅游信息中心)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 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

祭孔大典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来济宁不可不去的景点之孟府孟庙:孟庙又称亚圣庙,是历代祭祀战国时思想家孟子之所。宋宣和三年(1121年)创建,金、元、明、清重修达38次。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五进院落,分东、中、西三路,有亚圣殿、启圣殿、孟母殿、致严堂等殿宇64间。中轴线上的亚圣殿为主殿。孟府是孟子后裔的宅第,位于孟庙西侧,六进院落,殿堂门庑148间,前为官衙,后为住宅。 孟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排列,有些地方又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适当安置。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古建筑的特点,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

孟府孟庙(图:@济宁市旅游局)
孟庙正南门为“棂星门”。门内左右各一坊,左名“继往圣”,右名“开来学”。第一进院落的北壁正中为“亚圣庙石坊”。第二进院落的砖铺甬道两侧尽是古老的苍松翠柏,往北为“泰山气象门”。进入此门后,即为第三进院落。此院左右各有门通往庙外,左名“知言门”,右名“养气门”,是过去出于孟庙的主要通道。

孟府孟庙
“养气门”外南侧建有“亚圣木坊”;门内南侧建有“祭器库”三楹。“知言门”内南侧建有“省牲所”三楹,此院北壁,三门并列。正中之门为“承圣门”,门之左侧建有“康熙御碑亭”;左为“启贤门”;右为“致敬门”。“承圣门”内第4进院落即分为东、西、中三路。中为孟庙主体建筑“亚圣殿”,其后为“寝殿”,其前左右两侧建有“东庑”和“西庑”各七楹,院中有“天震井”和“乾隆御碑亭”。东路“启贤门”内为“启圣殿”,其后为“孟母殿”。从“启贤门”到“启圣殿”甬路两侧,竖立着为数众多的历代碑刻,称之为“孟庙碑林”。西路“致敬门”内为一过道小院,东垣有一小门可通往中路“亚圣殿”院,北壁有一小门为“斋戒门”。这一小院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历代名人谒孟庙题咏等数十块小型碑刻。“斋戒门”内建有“致严堂”三楹。

孟府西跨院(图:@济宁市旅游局)
孟府,又称“亚圣府”。位于邹城南关,孟庙西侧,庙、府仅一街之隔,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孟轲被封为“邹国亚圣公”,孟府因此被称为亚圣府。孟府始建年代不详。

孟府大堂(图:@济宁市旅游局)
据孟庙内现存明洪武六年(1373年)立《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州,访亚圣坟于四基山之阳,得其四十五代孙孟宁,用荐于朝,授迪功郎,主邹县簿,奉祀祖庙。迪功新故宅,坏屋壁乃得所藏家谱。”这说明北宋景祐年间就已经修建了孟府,但不详地址所在。根据孟府大堂前现存几棵相当古老的桧树,紧同孟庙毗邻的建筑布局来考证,在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三次迁建孟庙于城南的同时,迁建孟府于孟庙之西侧。孟府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孟庙毗邻,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府第,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从此,这里就被称为“亚圣府”,也叫“孟府”。孟府开始建造的年代不祥,据推测是宋景佑四年(1037年),建孟庙的同时,建造了孟府。后经历代变迁和扩建,就有了现在的规模。
来济宁不可不去的景点之水泊梁山:梁山是中国武术四大发源地之一,因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一书行世而驰名中外。水泊梁山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梁山风景区景点星罗棋布,梁山民风淳朴,武术表演、斗鸡、斗羊别具特色。2005年修复了忠义堂、号令台、石碣文台,这些建筑实体粗犷、豪放、古朴、浑厚,气势磅礴、雄浑壮观。在这里不仅可以寻访水浒遗迹、体验水浒遗风,还能感受水浒精神的豪情万丈。

水泊梁山(图:@山东省旅游局)
宋江马道起自梁山北麓的后寨,蜿蜒南伸,穿越青龙山、狗头山,骑三山,曲折回旋,越过黑风水泊梁山风景区口,直达虎头峰上的宋江大寨。是义军将士搬运粮草、报事上哨,防卫进攻的要道。 传说梁山寨上原本没有这条道。

梁山好汉(图:@山东省旅游局)

梁山好汉(图:@山东省旅游局)
宋江上山以后,为了便于搬运粮草和调兵遣将,一心想修一条贯通前后寨的大道,可是从大寨到后寨,要翻过骑三山、狗头山、狗爪山、鏊子山等群山诸峰,曲曲折折数里之长,并且满山遍野荆棘丛生、怪石突兀,荫蔽锁日,爬山行路非常困难。

黑风口(图:@山东省旅游局)
宋江迫于战事需要,跑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找出合适的路线。正在发愁之际,宋江夜里做了一个梦,梦中听到一阵马蹄响, “ 嗒嗒嗒 ” 由远而近。宋江大喜,心想:既能奔马,必有大道,急忙循声看去,只见一匹白龙大马飞驰而来。那马见了宋江,掉头便往回跑,四蹄踏出一条平整整的大道,从虎头峰过骑三山、跨狗爪山、鏊子山,蜿蜒而去。第二天,宋江按梦中之景实地查看,果然是条好路线,便派金大坚率众士卒,依山势开路,遇沟壑填石架桥,终于修出一条可供兵马来往的山路。 “ 宋江马道 ” 之名便由此而来。

梁山好汉(图:@山东省旅游局)
号令台是当年义军查望寨情,向各寨通报信息,出征、收兵的指挥枢纽,坐落在分军岭与黑风口的至高点上,也是梁山诸峰的核心位置和中段至高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该建筑占地面积238.38平方米,建 水泊梁山风景区筑面积为329.88平方米,总高度13米,由四部分组成,主台为三层,用栈桥与周围三个望台相连接,东台为巨锣亭,西台为大鼓亭,南台为望台,设信号灯、标志旗、响箭。号令台主台二楼与三个台直接相通,可迅速传达号令,通报敌情,该建筑别具雄险,粗犷奔放,寨势气势足尽人心。
贺年宴
来济宁早餐一定尝尝当地特色美食糁汤,午餐来一碗甏肉干饭,大快朵颐,丰盛的晚餐一定要包含砂锅老豆腐、鲫鱼抹锅饼、运河大酥鱼,让人垂涎三尺。
来济宁不可不尝的特色美食之济宁糁汤:糁汤,又名“肉粥”,是济宁传统地方名吃。糁汤现为当地百姓的日常 美味早餐,她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春秋名著《墨子非儒下》载:“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又传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料,唐朝传入内地。乾隆下江南时,喝了此汤大加赞赏,问当地人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当地人遂叫此汤名为“啥”,即糁汤。

济宁糁汤(图:@陌上花开)

济宁糁汤(图:@陌上花开)
糁汤根据其配料和营养价值的不同,有三十余类,共一百多个品种,可以适应多种营养需要和不同口味,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各个群体。 综合味的糁,鲜香薇辣,细细的品味,又稍有一点中药的苦味,食后舌下生津,回味甘甜,特别是那淡淡的药香让人回味无穷。甜味的糁,香甜可口,伴随着一点淡淡的中药味,香甜爽滑,细细品味,的香甜中有一点点中药的甘苦,又有稍辣的感觉,食后舌下生津,回味甘甜。
来济宁不可不尝的特色美食之甏肉干饭:甏肉干饭为山东济宁地区传统特色小吃,起源于元朝。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南方的大米从水路运往北方。当时的人们把用陶器炖出来的肉和大米饭放在一起吃,别有一番风味。于是就逐步发展为今日的甏肉干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甏肉干饭不断改进创新,又增加了卷煎、面筋、肉芯丸子和鸡蛋等一系列菜品。在今天,甏肉干饭仍然被极多数济宁人所喜爱,甏肉干饭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将成为济宁首屈一指的小吃。

济宁甏肉干饭(图:@新浪山东旅游)
选料时必须是鲜嫩薄膘的五花肉,并对所用主料、配料严格过秤下锅。主、配料还必须分别制作,不能混淆。烹饪时,必须用江苏宜兴产的深型砂罐——甏,不能用金属器皿。大米用前先筛后簸,绝无杂物,凡半粒者全剔除;干饭必须蒸透,用水必须适量。烹制甏肉时,须将肉条、面筋、剥皮熟鸡蛋、蒲菜头或白笋丁以及调料放在甏内煮熟,米饭在另一甏内煮熟。食时从两个甏内分别盛取甏肉和米饭,其大米干饭粒粒如玉,甏肉色泽红韵,质地柔嫩,肥而不腻,烂而不糜;汤浓味厚,咸香可口,堪称一绝。食用时,外加一道咸菜或老虎菜或腌制辣椒,味道更佳。
来济宁不可不尝的特色美食之孔府宴:孔府宴,是当年孔府接待贵宾、袭爵、祭日、生辰、婚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选料严格,制作精细,以北方菜为基础,是山东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百年来,经广泛吸取全国各地烹调技艺,不断充实创新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独具风味的家宴。

孔府宴(图:@添漫实业)
孔府宴讲究仪式,如清朝以来,第一等为招待皇帝和软差大人的“满汉宴”,又称“满汉全席”,是清代国宴规格。一桌宴席需餐具404件,每件餐具又分两层。全席要上196道菜,有满族的全羊烧烤,汉族的驼蹄、熊掌、猴头、燕窝、鱼翅等,还有全盒、火锅、汤壶等。十个人需整整吃四天,才能将196道菜品尝完。第二等是平时寿日、节日、待客的宴席,菜肴随宴席种类而定。如现在为旅游者开设的孔府宴,即采用第二等宴席方式。

孔府宴(图:@山东省旅游局)
孔府宴烹调手法多样,以炸、烧、炒、蒸为主,其名菜主要有:神仙鸭子、一品海参、把儿鱼翅、霸王别姬、雪里闷炭、八仙过海闹罗汉、孔门干肉、花篮鳜鱼、一品豆腐等。
如今,厨师们在继承孔府烹调技术的同时又不断创新,在旧菜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新的品种,如,神仙鸭子、一品海参、诗礼银杏、花儿鱼翅、霸王别姬、雪里闷炭、熊猫闹银杏、桂花金枣、虎卧尼山、笔虾仁、八仙过海闹罗汉、绣球鱼翅、八宝龙篮、福寿燕菜、孔门子肉、珍珠海参、一品寿桃、鸡容干贝、花篮鲑鱼、一卵伏双风、鸳鸯鸭子、一品豆腐、乌云托月、和家平安、猴头扒鸡、雪中藏麦等,使孔府宴更加精美。
贺年礼
来孔孟之乡感受历史文化,一定要带些颇具文化特色的纪念品回家,嘉祥石雕、曲阜三宝……让你更深刻的感受济宁的文化魅力。
来济宁可以带回家的特产之嘉祥石雕:一踏上中国石雕之乡———嘉祥的土地,犹如走进了艺术的殿堂:路旁的石狮子颔首喑呜;桥头的石麒麟扬蹄飞奔;莲座上的南海观音飘然欲行;佛光四射的释迦牟尼庄重说法;“维纳斯”姿态优雅;弥勒佛笑容可掬。龙亭凤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鱼虫花树,处处都是石雕艺术品。它们大的几十米、上百吨,小的才几厘米、重仅数克。但你并不觉得它们是冰凉的石头,而是一个个闪现着艺术之光的鲜活生命,你甚至有一种停下来与它们交谈的冲动。

嘉祥石雕(图:@阎涛理由一大堆)

嘉祥石雕(图:@富来石雕)
这里是孔孟圣地、礼仪之乡、孝义之邦;这里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麒麟赋予了她嘉美祥瑞的灵气;这是一片文化深厚的土地。因曾子的诞生而留下了诚信仁义的纯朴民风;这里总集福荫,备至嘉祥。(《左传》记载,鲁哀公14年,在这里狩猎,获一麒麟,取其嘉美祥瑞之意,所以当地取名嘉祥。)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狮在嘉祥武氏祠内。
来济宁可以带回家的特产之曲阜三宝:曲阜传统特色旅游产品碑帖、楷雕、尼山砚合称“曲阜三宝”。2010年入选“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旅游特色商品”。曲阜碑帖种类多达1000余种,以汉、魏、六朝碑刻为主,并有张庭、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翁方纲等历代名家题写原碑精拓本,尤以史晨碑、乙瑛碑、成化碑、张猛龙碑等最为著名。

梅花桩尼山砚(图:中国网)

曲阜三宝(图:@纳帝特产)
楷雕是曲阜特有的工艺产品,以楷树的根、枝做为原料雕制而成。楷雕品种大致可分楷杖、如意、笔架、笔筒、人物、神龛、冥器等8类,尤以楷杖、如意做工精细繁杂、价格昂贵,为历代孔府向皇帝进贡的贡品。尼山砚因其料石产于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这种石料为柑黄色,布有疏密不均的墨色松花纹,边部较密,身内渐稀,中部则无,甚不易得,周边经多年风化,层如迭饼,人称“千层饼”。石质坚实精腻,用手抚摸,即显湿润。
来济宁可以带回家的特产之玉堂酱菜:玉堂酱菜是济宁名特酱菜。主菜有包瓜、磨茄等。从清代至今拥有百年历史,是山东闻名遐迩的小吃之一。清代姑苏人戴玉堂,用南方技术生产北方风味酱菜,一时被誉为"京省驰名"、"誉压江南"。民国初期,济美酱园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被誉为江北四大酱园。
玉堂酱菜顺着运河销遍四方,被誉为“京省驰名,味压江南”,作为“贡品”,连慈禧太后也认为名不虚传,它所生产的酱油、酱菜、万国春酒等还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正因如此,玉堂酱菜被不法商贩仿冒,为此,玉堂酱菜的商标一年更换一次,而且临发货前才开始包装,由包装部大头亲自操作,严格标记,且有暗记,拆开仿冒几乎无孔可入。由此可见玉堂酱菜对金字招牌的珍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