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新浪山东对话山东作协主席张炜:写作"服务读者"是误解

           【浏览更多现场图片】

11月23日(星期日)上午10:00,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携其新作《也说李白与杜甫》,在泉城路新华书店举办读者见面会暨签售会。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山东出版集团、山东省作家协会有关领导也出席了活动。

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75年发表作品。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出版作品一千多万字,被译成英、法、德、日、韩、瑞典等多种文字,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作家。见面会上,张炜亲切与文学爱好者和媒体互动并与新浪山东进行了对话。

  问:您的很多作品创作时间特别长,有的甚至20多年。请问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到现在,如果坚持不下去了会怎么办?

  答:昨天在关于我的一个活动中他们提到最多的也是这个词:坚守。但对于写作者来讲,我并不认为这是在坚守。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责任的,要主动去承担这个责任;并且他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本身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快乐;有责任,有快乐,所以才能做下去。《你在高原》这本书我写了22年,里面有很多的坎坷,困苦,但总体对我个人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充实的、快乐的,让我留恋的22年。

问:您平时不常上网,不常举行签售会和读者见面会,平时都是如何跟读者交流的?

答:我既没有微博也没有博客,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一个很落伍的人。但我并不排斥这些现代科技,我也渴望交流,就像今天的这个环境。我个人觉得我跟读者交流的最好机缘,最好方式就是我的文字,我常将一些难以言表的东西用一支笔去表述,很多读者是能够理解的,我也能听到很多回应,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问:以前只知道您是作家,不知道您是思想家,最近您开始做讲学,这就可能会占用您很多时间。那么您接下来的创作方向,是思想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

  答:实质上,我曾经写过一个48卷的《张炜文集》,里面几乎有一半的篇幅都是我在做教育时留下的文字。也就是讲,我个人不是全部精力都放在虚构作品上。可能大多数人对现在的作家都有一个误解:作家就约等于小说家,实际上不是的。作家,严格意义上讲,他是在运用一切题材和机会来表述个人对生活的态度的这样一个人;同时,写作者也常常有个误解,就是要“服务读者”。而其实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我个人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看得很重,但同时我更会深入到生活中去考察,反而虚构作品用的时间不是特别多,过于专业化对写作者是不利的。

问:很多人说您是一位不断给文坛带来惊喜的作家,想知道您在《也说李白与杜甫》之后还会进行哪些方面的尝试,打算给文坛带来怎样的惊喜?

答:实际上我没有给文坛带来多少惊喜,我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比较平庸的写作者。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不太跟随潮流,我是在做个人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是虚构作品还是对社会某些方面的一些表述,包括学术研究方面。只要是我认为有意义的就会坚持写下去。

《也说李白与杜甫》是张炜在万松浦书院的讲演稿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有七讲,是一本关于李白和杜甫的文学沉思录,对李白和杜甫在求仕、婚姻、创作和晚境等话题逐一做了阐述,思想深峻、发人深省, 处处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灵动的隽语,融汇了作者对人性的剖析和对人生的观察,许多观点都精辟入里、启迪人心。

另悉,11月23日期间,泉城路书店二楼的三希堂精品馆将举办“民间收藏张炜手稿及版本展”,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参观。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