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昼夜 马不停蹄 当好疫情防控“大后方”

新浪山东
关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应急干部紧急集结、逆行而上,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在统筹好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调配一线、紧急支援等工作,为我市打赢疫情遭遇战、阻击战当好坚实后盾。
“疫情不退,我不下火线”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市应急局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专班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作为专班负责人,连日来,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寇宗华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承担起大量的物资采购、储备、调配、紧急支援等工作。
“寇局,我们区需要调拨2万只医用外科口罩、1万只防护口罩、5000件防护服,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各100箱,请求应急支援!”3月9日凌晨1点,寇宗华的手机又响了。在办公室临时行军床上刚刚入睡的寇宗华瞬间清醒,就在几小时前,他刚和保障组的同事们完成市疫情指挥部下达的物资调配任务。在详细确认了对方需求后,他赶忙洗了把脸,与同事们一起再次投入战斗。凌晨3点30分,随着紧急支援的物资按时到位并发放,寇宗华才算松了一口气。
疫情发生后,寇宗华的手机号成了“24小时服务热线”,来电者既有指挥部各部门领导和同志,也有物资企业相关负责同志。由于疫情突如其来,有的人着急调拨物资,态度并不友好,对此,他没有半点怨言,总是耐心倾听对方需求,不厌其烦地进行解答,并想方设法帮忙解决问题。
为确保各类防疫物资供应充足、合理调配、发挥最大效用,寇宗华每天都在物资协调的电话里、在审核采购的指令上、在督查储备的现场中来回奔波。他手机打得发烫、嗓子喊得发哑、腿脚走得乏力,经常是午饭吃成晚饭、晚饭又饿过了劲。
8天连续作战下来,他的血压又一次高了上来,但也只是想起来时才吃上一次药。同志们见他面容憔悴,都劝他回去休息,但都被谢绝了。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专班负责人,越是关键时刻,我越要冲锋在前。疫情不退,我不下火线!”
7小时接力卸下5吨防疫物资
3月14日13时,市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命令,要求当天务必将300箱防护服、85箱口罩、20箱酒精湿巾由高新区某企业调入市应急局周转库。但由于各小区封闭管理,单位只有应急值班人员值守,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今天下午急需搬运口罩、防护服,目前人手不足,就近谁能来单位?”市应急指挥中心总调度室主任高铂通过微信工作群发出了求援信息。
“我有空!”“我报名!“我可以!”中心同志们“一呼百应”。在岗值守的两名女同志张霞、刘晓玮,也二话不说报名加入。
此时,恰好市应急局刚为疫情防控物资专班和值班人员办理了工作证,还没来得及召集大家上班,高铂立马派司机师傅拿证接人。不到一小时,人员集结完毕。
人手问题解决了,运输又成了难题。疫情期间,全市货运车辆要么停运,要么承担着疫情防控紧急任务,怎么办?市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李新科迅速应变,第一时间联系了市交通运输局,申请了5辆公交车作为转运车辆,分6批将物资运输到位。
15点20分,市应急局周转库门前,10多名中心工作人员齐上阵,你搬我扛,使出浑身解数,展开了一张卸货“接力赛”。20点16分,随着最后一批货物入库,中心的同志们圆满完成了5吨防疫物资调入任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抗疫“夫妻档”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坚守
“爸爸你放心吧,我们上课都很及时,也很乖,老师讲得都能听明白,您好好工作吧。”3月16日20时,忙完白天的工作,市应急局物资保障专班成员王岩利用饭前间歇与两个女儿视频聊天,孩子们的鼓励回荡在耳畔,既甜蜜又让人心酸。
疫情发生后,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王岩第一时间回到岗位,加入到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中,而此时,他身为医护人员的妻子也主动请战。两人将孩子们交给匆匆赶来的父母照料,双双奔赴一线,一个冲在疫情防控的“大前方”,一个守在疫情防控“大后方”,一起感受着并肩作战的“幸福”。
市应急局救灾科科长孙科的父母已近耄耋之年,多病缠身,连续奋战在一线的他却挤不出时间回家看望。孙科深深地明白,大疫当前,作为一名应急人,他肩扛责任、背负担当,理应作表率、冲在前。
博山区应急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赵涛和妻子同样是抗疫“夫妻档”,不同的岗位,一样的坚守,两人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面对疫情,正是因为无数应急干部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才确保了全市防疫物资的高效运转、及时送达,为人民群众安全筑起了一道道屏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希望我们的工作快一点、实一些,物资就能更好、更准、更快地送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疫情当前,这是全市应急人的共同心声和郑重承诺。
(来源:淄博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