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四新”经济按下快进键

新浪山东
关注从大数据到物联网,从工业大脑到AI大脑,从新能源到新材料……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包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增长极。
功力集团是发展的见证。成立之初仅是传统制造企业,如今成为了新砖瓦工业时代的“佼佼者”。在功力的机器车间,处处能感受到智能化和数字化带来的高科技含量。“一个小时能产5万块砖,是目前世界上产砖速度最高的机器。”董事长高玲指着一个“大块头”介绍道,该机器是功力自主研发的系列双极真空挤砖机组。
“我们研发的砖机越来越智能,通过智能砖机的物联终端采集到运行参数,通过运行参数建立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模型来优化工艺、优化装备、优化节能参数,达到提升工厂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手机APP监测就能看到设备的运转,做到提前预判,大大节约企业成本。”高玲说。
从2019年开始,功力集团先后投资建设了智能电机项目和智能电机工业大数据平台项目,实现了设备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可以提供一体式的系统解决方案。今年,功力集团又投资2亿元建设了电机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并成功与西门子公司签约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高玲表示,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高周边区域大型电机的运维安全性,形成服务淄博、山东省以及全国各企业节点的业务能力,赋能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新模式层出不穷,新产业的出现也在激发着淄博发展动能。去年,首个“独角兽”企业能链集团的三大项目——能链物流、能链快电、能链综合能源港同时在淄博高新区落地。今年10月份,淄博市政府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能链集团三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能链创始人、CEO戴震表示,淄博正在由原来的重工业城市向能源的科技型城市转变,能链有信心在这里将其发展成国内优秀的企业。未来的重点板块都将放在淄博,其中,作为化工品运输的大数据平台能程科技公司,总部就放在淄博。
“四新”经济的内核是不断的技术革新。2018年3月,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重生之路,仅3年时间,新恒汇一跃成为国内唯一、全球仅有的三家能够提供柔性引线框架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20%,成功开发出的芯片框架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广泛替代进口。而取得的这些骄人成绩背后的成功密码是什么?新恒汇电子总经理朱林将其归功于持之以恒的技术研发创新。
“有持久竞争力的企业,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市场与利润,更要在未来的方向上敢于投入,勇于创新。”朱林说。从2019年开始,新恒汇就陆续建成四个业界领先的实验室,聘请高素质研发人员,并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产品三个层面,开展了几十个研发项目,研发投入均超过收入的6%以上。
与新恒汇一样,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成立伊始,自主创新四个字就刻在了每一名员工的心上,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在10%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余项。在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指着一座输电杆塔模型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就是为每级输电杆塔装上“眼睛”,这双“眼睛”会把看到的影响输电安全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给客户,避免事故的发生。这双“眼睛”就是智洋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远程巡视系统。目前,智洋创新已为全国5000余座变电站和数十万个输电、配电监控点位提供智能化产品及专业化服务,连续多年业绩增长在50%左右。
为何要发展“四新”经济?市发改委主任闫桂新对记者说,从长远看,“四新”经济代表着产品创新的发展方向,是经济转型、动能转换的主攻重点。从全市看,“四新”经济是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是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引领作用。
两年多来,“四新”经济蓬勃发展,从0到1再到N,淄博“四新”经济的引擎被点燃。
氢能源“闯”出一条新赛道,东岳年产1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项目投产了,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质子交换膜在技术和装置生产规模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一批汽车龙头企业来了,吉利、奇瑞、五菱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先后入驻淄博,淄博发挥出汽车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五年内产能将达70万辆,聚力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投产了,未来将会吸引、集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实现总体产值300多亿元,总体利税40亿元,逐步打造以淄博为核心的山东半岛云计算产业经济圈战略支点……
对萌芽期的新经济形态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犹如土壤、养分、水、阳光和空气。而淄博市委、市政府正是这个生态环境的构筑者。
“这边是中德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中德工业服务中心、中德智能制造运营中心,以及西门子——莱茵科斯特中德数智赋能中心,作为公司总部,主要用于中德产教融合全国公共服务平台的布局、建设与运营。那边是可容纳30个教学班的教学楼,主要用于实训教学理论培训。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德国西门子将陆续投入10亿元设备、软件等资源;二期中职学校项目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12月13日,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海军说,从2020年4月17日协商洽谈、5月16日开工,到今年陆续交付使用,西门子——莱茵科斯特中德工业物联网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创造了交付即运营的“高新区速度”。
这仅仅是全市“四新”经济项目落地建设的缩影。“四新”经济充满生机,与淄博市确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密不可分。两年来,淄博围绕打造产业发展、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人才发展、对外开放打造“高地”,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相继出台,促进全市“四新”经济加快发展。
如今,“星星之火”已然发展为“燎原之势”,新经济正汇聚成为支撑经济社会迈向新一波增长的强大动力和能量。各区县都将理念聚焦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以有解思维破解要素瓶颈,通过储备优势项目,集聚优势资源,淬炼旧动能,崛起新动能,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这是“四新”经济疾驰的一年,这是淄博蓄势勃发的一年。当下的淄博已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以“四新”经济为新的强力引擎,扬帆起航,书写更加波澜壮阔的创新创业新篇章。
(来源:淄博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