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点里“春不寒”

新浪山东
关注
全面战疫下,集中隔离点是一道极为重要的防线。
一道隔离门将病毒隔开,却不能隔绝温暖。在每个集中隔离点上,从清晨到深夜,从核酸采集到生活保障,从日常照料到心理抚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用24小时不间断的守护,汇聚成“倒春寒”中的汩汩暖流。
“点长”爱跑步:“干着干着就跑起来了”
“今天的试剂盒准备好了吗?”“来来,还是先给工作人员核酸检测!”3月23日凌晨5点,在张店区人民路某集中隔离点,记者看到,“点长”刘延刚正有条不紊地协调着当天的各项工作。
刘延刚是周村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3月14日,当接到派往集中隔离点工作的通知后,他来不及与家人告别,马上收拾行李,第一时间到工作地点报到。同批来的,还有周村区永安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王福健。
两人一到隔离点就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疫情初起,这里只有他俩和两名医护人员,当天下午他们就接收到隔离人员147人。时间紧、任务重,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他们一边准备着隔离物资、进行信息统计,一边接收、安顿转送来的隔离人员,不知不觉就忙到凌晨3点。
截至3月23日,这里共住有216名被隔离人员。隔离点每天面对的情况不同,通宵达旦地工作也是常事,楼上楼下经常见到刘延刚小跑着的身影。采访中,他几次跑开又回来,他说:“干着干着就跑起来了啊!”
记者在微信运动看到,尽管10天来一直值守在隔离点,没有出过院门一步,但忙碌着的刘延刚平均每天都要跑2.1万步。
医护爱早起:“决不能耽误孩子们上课”
凌晨5点半,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就开始做起核酸检测采样准备。“我们隔离点,现在一共有53名10岁以下的孩子,其中大部分孩子要上网课,一定要在开课之前帮他们做完核酸检测。”
隔离点有4名医护人员,分别是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医生王燕青、护士刘奕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李炳辉、护士肖文燕。李炳辉一边娴熟地准备,一边告诉记者:“核酸检测采样是每天的第一任务,我们早起点没关系,决不能耽误孩子们上课!”
早上6点多,在为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后,他们分两组进入隔离病区,逐个房间核酸检测、量体温,进行健康监测,一忙就是两个多小时,出来时防护服和口罩在脸上留下深深的压痕。
“蜜蜂”爱忙碌:“我们是青年突击队员”
值守在隔离点的,除了医护人员,还有来自各单位的青年志愿者。
“五号战令!紧急征集战友到隔离区工作!”3月16日,看到周村区“青年突击队”微信群内的通知,来自周村区法院的刘皓若和周村区发改局的钟高,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在隔离点,他们承担着协助核酸采集、送水送饭、收集垃圾的任务,常常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他们第一次穿防护服,就在隔离区内呆了7个小时,出来时已浑身湿透。因为防控要求,电梯停用,他们就提着成堆的盒饭、搬着一箱箱矿泉水,一趟趟地从一楼爬到五楼,把餐食发到每个隔离人员的手中,再背着沉重的垃圾袋,细致地封口、标注日期,运送到中转站,犹如辛勤的小蜜蜂,尽职尽责。“我们是青年突击队员!”刘皓若对记者强调说。
采访当天,正是我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首日,随着天色渐明,隔离点门前的路上变得车水马龙,淄博“重启”了。二楼的一扇窗推开了,一位父亲带着儿子瞧向窗外和街边,在他们窗外,一树玉兰花正绽放着。
春到人间草木知,疫云散去终有时。你看,这春天的枝丫上,正要开出胜利的花朵来。
(来源:淄博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