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故事】最美齐鲁,好客山东

新浪山东
关注
泰山巍峨,五岳独尊;黄河奔流,不息波浪;孔孟遗址,烨烨光辉;齐鲁大地,包罗万象。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齐鲁风光无限好,一山一水一圣人。
太行以东,齐鲁大地。山东,占据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方人文。
山东有风景
飞流直下百丈崖,雾气缭绕云蒙峰。“人人都说沂蒙山好”,小调唱得出人民对沂蒙山的留恋,却难描绘沂蒙山的柔情万千。钟灵毓秀,仪态万方,“天然氧吧”的称号已将清新的气息传递到四海八方。
“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那常年喷涌着的水柱,似乎为济南这个城市添上了诉说不完的古往今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它是古城,芙蓉街的小巷深处有蜿蜒不尽的青石板路;它也繁华,泉城广场的夜晚车水马龙,有无数打破寂静的霓虹灯;它时而温婉,清泉流淌,湖水微波,软风拂柳,荷花娇嫩;时而又雄阔,青山环抱,黄河奔涌,白杨挺立,红叶遍谷。
“众屿横陈安水域,峰山纵列属仙班。”蓬莱阁历经人间沧桑,山崎间都好似仙风侠骨,既有柔情,又有神秘。八仙过海,青葱郁郁,水面微波,都好像蒙上面纱。
山东有文化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你若是去到那远近闻名的曲阜,一定会在高屋低檐,茂林幽深中嗅到缕缕墨香,那是跨越千年的儒家思想,滋润了万千华夏子孙。山东,这片土地孕育出儒家文化,如今已经乘着教育的翅膀传遍世界,孔子学院在各地矗立。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国纷争流传史册,隆中对策,赤壁斗智。诸葛亮犹如智慧的象征,木牛流马,诸葛连弩,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孔明灯在星空下升起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到那颗山东沂南的智慧星。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站立在漱玉泉旁,那动人的忧愁在雕像的眉目间撩拨人心。李清照,刚毅又不失婉约,被后人称赞“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的温情与脉脉泉水融为一体,涓流不息,蔓延在齐鲁的土地上。
吕剧,山东梆子,山东快书,山东不乏这样的戏曲,如果你听过山东的戏曲,相信一定会感到这些戏曲除唱腔优美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语言质朴,爽快,它们既没有京剧的贵族气,也没有越剧的,只是用爽快的语言道出普通百姓的生活,真要说的话它有的恐怕也只是这一股股的憨气吧。
山东有人民
山东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豪爽。小说家写山东人,总免不了要描绘山东大汉的阳刚之美。他们笔下的秦琼、程咬金、李逵,等等,个个虎背熊腰,一副豪迈神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无不体现了山东人的豪爽与大气。武松回清河县的路上,见酒家“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酒,还在景阳冈乘醉打死猛虎,是山东的典型代表。
山东自古就有好客的传统。山东人是孔圣人的后裔,秉承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教诲,山东旅游局长于冲曾说:“好客山东不是口号是诺言”。他也承诺道,要真正把好客山东的产品送到游客手中,做到“微笑迎宾,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如果你到过山东,你会看到泉珠在地下涌出,像一朵朵水仙,闻声,如金石齐鸣,珠落玉盘;如果你到过山东,你会在青岛的海底隧道,与大海的精灵来一次亲密接触,看着蔚蓝色的海水环绕在四周;如果你到过山东,你会在泰山之顶,目睹红日缓缓升起,看着金色云层在脚底翻涌。
名胜古迹、庙宇楼阁,这里是山东,我们欢迎您!
(文章作者:于彩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