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余名精英竞逐港城!首届烟台市职业技能大赛在烟台职业学院等四所院校开赛
教育
关注10月25日,烟台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工程中心报告厅内气氛热烈,首届烟台市职业技能大赛在此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市各区市、驻烟高校的26支代表队共680余名选手集结,数百名技能精英怀揣匠心与梦想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展示技艺、切磋交流、追逐梦想的青春盛会。
技能是产业发展的“筋骨”,人才是城市进步的“引擎”。此前,烟台精准锚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求,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烟台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首届烟台市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正是这一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种子在港城沃土上加速生长。
对于承办方烟台职业学院而言,学校多年深耕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积累了丰硕成果,此次赛事既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认可,更是一份寄予厚望的鞭策。而对于烟台来说,这场大赛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竞技。它是技能人才崭露头角的“竞技场”,更是推动烟台技能事业发展的“加油站”,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动能”。
群英荟萃
35个赛项覆盖烟台重点产业
技能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次大赛以“匠心筑梦烟台,技能赢领未来”为主题,由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烟台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作为烟台目前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它不仅是对全市技能人才队伍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搭建起了一个“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高水平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来自全市各区市、驻烟高校的技能精英齐聚一堂,带着对技术的执着、对梦想的追求,将烟台技能人才队伍的活力与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
芝罘区代表队以“智造芝罘,技创未来”的口号,彰显其推动技能人才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决心;福山区代表队喊出“福山福地育匠才,赛场强技赢未来”,展现其培育涵盖数控、育婴、茶艺等多领域技能精英的成果;烟台高校代表队作为“工匠摇篮”的代表,将参与全部35个项目的角逐,誓言以“匠心筑梦,技赢天下”。
开幕式上,作为本次大赛的主赛场承办单位,烟台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新姿表示,学校将坚持高起点办赛、高标准办赛、高质量办赛,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全力打造精彩纷呈、亮点突出的技能盛宴,确保将大赛办成有质量、有特色、有温度的赛事。
烟台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荆永杰在致辞中表示,技能人才是支撑产业转型、推动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期待通过本次比赛,让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合作的桥梁在这里搭建,创新的种子在这里萌发。
在庄严的宣誓环节,选手代表与裁判员代表先后上台,郑重承诺将严格遵守赛规赛纪,坚持公平竞赛、公正执裁,以工匠精神投身赛事,确保大赛圆满成功。
“近年来,烟台市始终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政策支持,打通机制堵点,优化发展环境。目前,全市累计培养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和省市级人才2700余人,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曲黎辉宣布大赛开幕。
本届大赛设世赛选拔、国赛精选、重点产业链三大类共35个竞赛项目,覆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烟台市重点产业领域。大赛获金、银、铜牌选手可获得奖金奖励,并被授予“烟台市技术能手”称号。
以赛促学
赛上赛下亮点纷呈
与实操赛场相邻的“技能赋能·成果展”,一场“技能秀”同样引人入胜。
用VR学习美发、用植物进行扎染、和机器人对战五子棋……全市各区市及高校的14个特色展位依次排开,集中展示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术以及特色产业等领域的创新作品。
在烟台职业学院展位前,灵活的机器狗吸引了众多目光。智能康复机器人、物流配送无人车、航空发动机模型……一件件由烟职师生自主设计的创新作品,生动诠释了“技能改变命运”的真谛。
赛场之内,比拼的热度同样滚烫。“大赛参赛选手普遍质量都很高。比赛过程中大家规范操作,思路清晰,严格按照比赛的流程,赛出了水平,也赛出了成果。很多人的思路让人眼前一亮。”新能源汽车维修赛项裁判长刘奉坤说。
在网络安全赛项中,参赛选手田晓飞取得了优异成绩,也收获了很多。他深有感触地说,“参加本次大赛,让我积累了比赛经验,学到了新的知识与技能,也开拓了视野,为以后的就业帮助很大。未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这个领域的拔尖技能人才。”
选手们在赛场上的精彩绽放,离不开每位指导老师的默默付出。“本次技能大赛的赛题设计紧贴企业真实需求,对学生的技能淬炼与未来就业都很有帮助。”烟台职业学院教师曲广平表示,“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将这种匠心传承精神传递给更多学生,让他们理解‘技能报国’的深层意义”。这种“以赛促学”的氛围,在各个赛场上蔚然成风。
赛场之外,配套活动同样亮点纷呈。作为大赛重要组成部分,“仙境有约·技能先锋”讲坛同步开讲,采取“主论坛+分论坛”形式,覆盖艺术设计、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多个领域,行业专家、技术能手们用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案例分享,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另一边,“就选山东”高校毕业生省级集中招聘活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专场暨烟台职业学院秋季校园招聘会,正上演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300余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齐聚,带来1000余个岗位,人才需求数量达到9000余人,6000余位2026届毕业生在这里寻找自己的职业新起点。
依托产业
产教融合多元培养
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地,烟台职业学院能高标准承接赛事,源于其数十年如一日的技能人才培养积淀。
这所集国家级骨干校、优质校、“双高校”等职业教育“国字号”称号于一身的学府,已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技能成才”培育体系,为烟台乃至全国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校在全省率先成立烟台工匠学院,牵头组建烟台市工匠孵化联盟,建立五级“金字塔”式工匠培育体系,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工匠学院。围绕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石油化工、互联网等行业,与头部企业深度携手共建14个产业学院。“这些产业学院成为我们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对接生产的重要载体,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邵侠表示。
以“赛”育人,是烟台职业学院培育技能精英的另一“法宝”。学校创设了“多梯次全覆盖”技能大赛体系,从校级竞赛到省级、国家级赛场,层层递进成长通道。近年来,师生累计获国家级奖项200余项、省级奖项1100余项、各类“双创”大赛奖项160余项,打造了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烟职品牌”。截至目前,学校已承办市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近40场次,参赛人数超7000人,培养技能大师、能工巧匠3000余人,同时培育工业机器人等360余个精品培训项目,年培训技能人员超过12万人次,社会服务到款额全年预计超过1亿元,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训赋能”。
为精准匹配烟台产业发展需求,学校紧盯全市“9+N”产业布局和16条重点产业链,新增智能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11个新专业,重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料等专业群,形成以模具设计与制作、船舶工程技术两个国家“双高”专业群为引领、8个省级专业群为主体的“2+8+N”专业发展格局,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实现100%。
“‘十五五’的号角即将吹响,站在新起点,学校将立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师生上不断彰显职业教育特色,为烟台乃至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贡献更多‘烟职力量’。”陈新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