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彩重阳·全国白内障日科普】老花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诊疗方案
商讯
关注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白内障作为中老年人群首位致盲性眼病,其治疗理念不再局限于“看得见”,而是向“看得清、看得舒适、看得持久”迈进。尤其对于一些同时合并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复杂眼病或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共病患者而言,更需要建立集“精准治疗、多病协同、个性化设计”于一体的综合诊疗方案。
值此人工晶状体国家集采政策实施一周年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在《“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中提出的“到2025年需持续提升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的号召,新浪健特邀新疆四七四医院的杨永利教授,针对关于‘老花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如何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杨永利教授指出,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在解剖结构上不同于普通眼球:眼轴更长、视网膜更薄,眼底存在潜在的变性区域。这意味着手术方案必须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兼顾毫米级精准。
术前需要进行详尽的眼底检查、精准的生物测量及人工晶体计算。在手术方式和人工晶体选择上,也需因人而异。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中,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可以实现更高的切口精度和晶体位置控制,有助于在复杂眼球结构下维持手术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杨永利教授强调,人工晶体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术后生活方式:
- 单焦点晶体适合眼底条件不理想或夜间视觉要求较高的患者,是传统经典的选择。
- 景深延长型晶体适合希望告别眼镜、追求远中连续视力的患者,同时视觉干扰发生率较低。
- 多焦点、三焦点晶体可以满足患者看近不戴眼镜的需求,但是需要详细的评估各项眼部检查,了解患者对光学干扰的耐受程度,慎重选择。
此外,杨教授提醒,术后必须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每年进行全面眼底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处理潜在问题,保障持续清晰、安全的视觉体验。
值此重阳佳节,杨永利教授呼吁,除了陪伴和关怀,家人也应关注父母及长辈的眼健康。中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白内障及屈光性眼病检查,及时了解眼底状况,共同维护清晰、安全的视觉,为晚年生活增添一份安心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