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跨境“电定”未来:青岛黄海学院跨境电商教育成果全景发布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国家大力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和人才供给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关键。日前,青岛黄海学院跨境电商教学团队正式发布了六部系列重磅著作,系统构建了覆盖行业研究、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培养模式到成果验证的全链条教育闭环,为国家跨境电商人才战略落地提供了具有可复制性的“黄海方案”。

此次发布的六部著作,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应用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该系列著作包括:

《青岛市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战略研究》

著作立足青岛区域特色,与青岛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联合开展调研,依托一手行业数据与典型实践案例,系统分析了跨境电商产业基础、政策环境与技术革新等机遇,面对当前品牌建设不足、数智人才短缺等挑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人才战略路径。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院校优化人才培养等提供兼具区域特色与全球视野的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区域战略意义和行业推广价值。

《应用型跨境电商专业集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著作基于学校实践探索,从全球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教育内在逻辑与区域经济融合等多个维度,系统构建了跨境电商专业集群建设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提出“以链建群”“以核建群”的双轨模式,强调产教融合、课程体系重构、项目化教学与质量保障机制的协同创新,并引入“专业集群成熟度评价矩阵”“院园合一”等机制,为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黄海经验”。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与微专业教学指南》

著作系统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跨境电商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微专业教学规范。聚焦课程体系标准化与微专业建设,涵盖10门核心课程标准与8门微专业教学指南,突出产教融合、课程思政与数智能力导向,深度融合区域产业需求与“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产业协同的标准化指南,对推动跨境电商教育规范化、服务区域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院园合一”机制下跨境电商工作室制人才培养》

著作深入阐述了“院园合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基础、运行逻辑及实施路径,强调以“学业+产业+创业”为融合路径,以工作室为载体,推动教学场景职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师资队伍双师化,推进跨境电商数智化实战能力与创新创业素养协同培养。汇集典型工作室案例,展示了师生同创、企生共创等多元育人成果,为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青岛黄海学院电商优秀毕业生—卓越之路与成功案例》

著作汇聚约百位在不同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电商毕业生,涵盖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品牌创业、数字运营等方向。以“案例+分析+启示”为框架,不仅真实记录了每位校友的成长路径与奋斗历程,也是连接母校与校友、课堂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更是传递出“选择大于努力”“拼搏成就梦想”“跨界融合创新”等时代精神,彰显了青岛黄海学院在应用型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果与社会影响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黄海”实践》

著作凝练学校本科教育以来的办学经验,系统阐述了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念创新、路径探索与机制构建。以探索优质特色发展之路为主线,贯穿“以文化人”“创新创业”“产教融合”“数字转型”等十大主题,呈现了“院园合一”育人机制、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多项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成果,为高校应用型转型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六韵华章,赋能未来。青岛黄海学院以六部著作为载体,不仅系统总结了学校在跨境电商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更展现出学校在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担当与智慧。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黄海模式”,为国家、地方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黄海智慧”。

(通讯员:徐立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