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10名乡村主播交出“首秀”答卷

新浪网
关注9月28日,在米东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一场由乌鲁木齐市委网信办、米东区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乡村主播电商培训成果迎来“丰收时刻”——10名新晋“优秀乡村主播”接过象征使命的旗帜,以100分钟限时直播创下2235人次曝光、3005元成交额、最高实时在线452人的成绩,交出“首秀”答卷。

9月初,在2025年乌鲁木齐市乡村主播电商培训项目中,60余名农民、合作社代表及返乡青年系统学习直播运营、短视频剪辑等数字技能。历经4天集训,20余天效果追踪强化,10名学员凭借鲜明个人风格与扎实带货能力脱颖而出。丰收节颁奖仪式上,他们首次以“优秀乡村主播”身份亮相,接过出征旗帜。
“咱们米东的大米,煮粥香软黏稠,家人们点击下方链接!”主播马磊在直播间热情的向大家介绍产品。这场以“丰收接力”为主题的限时挑战赛,10名主播以接棒形式推介大米、番茄酱、列巴、海棠果等20余种本地农产。直播间里,实时滚动的订单数据与田垄间的丰收场景交织,3005元成交额的“首秀战绩”,不仅验证了培训实效,更让农民亲历“流量变销量”的数字化力量。

米东区长山子镇村民白晓艳,是首批“优秀乡村主播”之一,通过培训后,经营的饭店营业额实现成倍增涨。她说:“特别感谢政府搭建的平台,大力宣传咱们新农人,店里营业额从原来的日均2000元增长至日均超6000元,很多顾客都是看到宣传视频以后过来的,甚至有顾客开车几十公里,哪怕等两个小时也要吃我们家的柴火鸡,今后在营业过程中不断巩固直播技能的同时,更会持续把品质做优。”

2025年,乌鲁木齐市委网信办以“‘智’绘田野‘新’画卷”为主题,聚焦首府新农人,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乡村主播”的破茧成蝶,亦是乌鲁木齐市深耕数字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紧扣“数字为民,赋能乡村”核心理念,市委网信办以电商培训育人才、基建升级强根基、平台搭建畅销路三轨并驱,着力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云端的全链条数字化通道,让“出村进城”的瓶颈变为“流量富民”的通途,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献上饱含网信力量的礼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