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齐鲁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点亮童声星火,共筑语言桥梁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为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政策,助力提升儿童普通话应用能力,齐鲁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说什么都队”社会实践队作为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参与协同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带着对语言传承的热忱,在章丘精心策划并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

团队活动聚焦处于6-12岁的小朋友,通过纠正读音、情景对话、趣味朗诵三个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耐心引导儿童规范发音、提升表达,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搭建起更广阔的沟通桥梁。

欢乐启程,拼音接龙开火车

“拼音接龙开火车”活动旨在通过趣味互动强化小朋友的拼音基础。活动中,志愿者们将拼音字母卡分发给现场的小朋友,以“火车接龙”的形式引导他们依次认读。前一位小朋友读出声母后,下一位需快速接上相应韵母,组成完整音节即可“发车”。这一过程既考验反应能力,又能让孩子们在协作中熟悉拼音组合规律,有效提升拼音认读的准确性与熟练度,让语言学习在生动场景中更具吸引力。

诗词古韵,普通话里传文脉

“普通话里传文脉”活动注重传统文化与语言规范的融合,强化在推普活动的增强文化浸润作用。志愿者精选适合儿童诵读的古诗词与《弟子规》片段,带领小朋友逐字逐句朗读背诵。过程中,志愿者们着重纠正发音偏差,讲解字词的普通话标准读法,从“锄禾日当午”的质朴,到“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灵动,再到“停车坐爱枫林晚”的诗意,引导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韵律中感受语言节奏。通过经典文本的诵读,既让小朋友体悟到普通话承载的文化韵味,又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好语音语调,实现了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

拼音挑战,知识欢乐共前行

“拼音挑战”以趣味竞技为载体,是本次推普活动中激发学习热情的关键环节。志愿者结合儿童认知特点,设计了拼音认读抢答、音节组合比拼等多元挑战项目。小朋友们分为小组参与角逐,在限时答题、团队协作中比拼拼音知识储备。志愿者们实时纠正读音,针对易混淆的声母、韵母进行重点解析,帮助孩子们巩固拼音规则。活动将知识传递融入轻松欢乐的氛围,既提升了小朋友对拼音的掌握程度,又通过互动竞技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让普通话学习在趣味体验中更具实效。

声韵细究,r、l辨音课堂

在针对性发音矫正环节,团队关注到了方言环境中常见的发音难点。活动中,志愿者以“人们在大热天里喝牛奶”这句话引导小朋友朗读,发现小朋友存在r和l发音区分困难的典型问题。志愿者们随即开展专项指导,手持镜子让孩子们观察口型,亲自示范“舌尖翘起轻触上颚”的发音要领,逐字逐句带领练习纠正。这一过程既精准解决了发音偏差,又让孩子们在细致观察与反复实践中掌握语音规律,为普通话标准表达筑牢基础。

本次推普行动在儿童心中播散下说好普通话的种子,承载着超越语言本身的意义。作为重要的沟通工具,普通话帮助孩子们通过标准发音消除交流障碍,在课堂表达中彰显自信,为和谐人际筑牢根基。活动将经典文化与普通话相融,让母语的温度浸润童心,滋养文化底蕴,厚植民族认同。更重要的是,这为孩子们打开认知世界的广阔窗口,既是当下汲取知识的工具,更是未来融入社会、拥抱时代的基石,助力他们成长为兼具深厚文化根脉与开阔视野的新时代少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