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师生赴济南市钢城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
关注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8日至11日,齐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盾禾知行”社会实践队赴济南市钢城区开展了为期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研学革命遗址、践行科技助农、支教爱心课堂、调研非遗工坊等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沃土,在服务奉献中锤炼过硬本领、厚植为民情怀,于躬身实践中砥砺理想信念。

寻迹·铸魂:红色热土淬炼信仰
寻迹莱芜,砺守红色初心。实践队首站探访莱芜战役指挥所,在历史文物与作战地图间回溯“城北围歼战”“吐丝口攻坚战”等战役历程,在“隐形将军”韩练成事迹展区感悟隐蔽战线的忠诚担当;随后走进沙岭子村,聆听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讲述战场往事与保家卫国的赤诚。这场沉浸式红色教育,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将革命先辈的忠诚信仰与奉献担当,化为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强国之志的坚定力量。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躬耕·赋能:科技助力美好乡村
科技赋能沙岭,青春助力振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实践,“盾禾知行”实践队走入沙岭子村。在沙岭子村的宽阔地带,队员们现场演示无人机操作,让村民直观感受科技为生活带来的变革;在冠世桃花源生态基地,通过无人机航拍与直播技术全景呈现万亩桃园的壮美景象,生动介绍农产品特色优势,助力拓宽销售渠道。此次躬耕实践,不仅探索出“科技+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更将课堂所学有效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实际效能。

筑梦·护航:爱心支教情暖童心
星火筑梦育童心,支教传情显担当。“盾禾知行”实践队赴友谊路小学精心组织“星火筑梦、情暖童心”爱心支教活动。开设物理科普、安全防护、爱国教育、心理关爱等课程,通过无人机试飞演示、望远镜观测等趣味互动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捐赠百余册科普与爱心书籍。支教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科技之窗、筑牢了安全堤坝、滋养了健康心灵、厚植了家国情怀,青年学子更在躬身服务与无私奉献中淬炼了责任担当、提升了实践能力,生动彰显了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服务基础教育的显著成效与育人理念。

守艺·焕新:技艺赋活非遗传承
守艺澜头古村,科创焕新非遗。为深入践行文化自信、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盾禾知行”实践队走进钢城区澜头古村,在郝氏铁艺工坊研学体验中,队员们通过直播镜头展示烧锻、淬火等传统工序,了解铁艺数字化建模等创新成果,感受科学与传统技艺的深度交融。此次活动是学院探索“科技+文化”育人模式的重要实践,不仅推动了传统工艺的科技赋能与创新发展,更在青年学子中厚植了守护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齐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盾禾知行”实践队以追寻红色足迹、赋能乡村振兴、开展爱心支教、探索非遗传承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将青春智慧与报国热忱播撒在齐鲁大地,不仅为乡村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乡村的现状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