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师范学院数学学院“海岱湛蓝”实践团:用青春力量绘就基层禁毒“湛蓝画卷”

教育
关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信念、锤炼本领、担当使命,2025年7月7日,齐鲁师范学院数学学院“海岱湛蓝”禁毒法治宣讲实践团联合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以“大思政课”建设为引领,依托党建带团建优势,正式启动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增强基层群众禁毒意识,筑牢全民禁毒防线,实践团聚焦“入所调研提升宣讲能力、集市宣讲普及禁毒知识、乡村走访关注特殊群体、社区服务传递禁毒理念、思政课堂弘扬君子文化”五大主线,以专业赋能基层治理,创新传递法治力量,在基层绘就禁毒“湛蓝画卷”。

入所研学淬尖兵:近距离识毒害 练强宣讲本领
为提升禁毒宣传穿透力,实践团首站走进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沉浸式研学。在干警引导下,成员深入戒毒人员生活、康复与矫治区,感受纪律力量;在禁毒教育展厅,通过真实案例和高仿真毒品模型,系统了解识别传统及伪装成“跳跳糖”“奶茶”等新型毒品的技巧。与训诫期戒毒人员的面对面交流,聆听其从迷失到重生的挣扎,让学子们深受触动,深刻理解了毒品的毁灭性。为练就宣讲“真功夫”,成员现场模拟宣讲,干警从内容逻辑、表达感染力等方面倾囊相授“案例接地气”“危害讲透彻”等实战经验,淬炼出一支“讲得透、听得进、带得走”的宣讲尖兵。

集市乡村播星火:用“土方法”让禁毒知识走进烟火里
带着入所淬炼的本领,实践团将禁毒宣传带进集市与乡村。连日辗转明水大集、文祖大集、文祖南村、和谐广场,采取“集中宣传+精准入户”双轨模式。集市上,仿真毒品模型展台吸引人群,队员们手持宣传册穿梭讲解,揭露毒品伪装术和“甜蜜陷阱”。在文祖南村入户走访时,针对特殊群体精准宣传:为老人提供通俗防范要点,对留守儿童使用图文手册科普,有效扩大了禁毒宣传覆盖面。


社区里面搭舞台:用新花样让禁毒理念浸润人心
在社区,实践团创新形式,变说教为参与式“文化活动”。古月山白泉公园的“仿真毒品套圈”游戏排起长队,孩子们套中模型,成员随即讲解其危害;大人们围观时,便递上手册提醒防范新型毒品。鲁宏社区实践团成员孟若希为居民带来一堂严谨专业的禁毒知识讲座;凤鸣山社区党群中心内,情景禁毒短剧《问路风波》演得真切,居民们看得入神,戒毒所民警利用高仿真模型实物教学,系统剖析毒品伪装、成瘾机制及危害,通过观察互动问答,有效提升了居民识毒防毒能力。


校地携手筑长效:让青年力量与基层发展双向赋能
实践团将“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旗帜深植古月山、凤鸣山、鲁宏社区,以实践基地挂牌为纽带,绘就校地协同育人与基层治理融合新蓝图。此举不仅是对宣讲成果的肯定,更是校地深化合作的关键里程碑,标志着大学生社会实践向常态化、制度化坚实迈进,促进了社区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未来,校地双方将依托实践基地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在服务中锤炼实干本领、提升综合素养,为社区注入专业动能,切实增强居民安全感与幸福感,实现“育才”与“善治”双赢,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

青年讲给青年听:思政润心,以君子文化引归途
活动尾声,实践团再访戒毒所。学生党员以“以青春之名,做时代君子”为题,结合数学智趣游戏,为训诫期人员讲授君子文化思政课,阐述青年责任使命,以榜样事迹诠释时代君子特质,激励学员把握未来。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钰茜与戒毒所副所长王永红共同为“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揭牌,开启校所协同育人、共筑禁毒防线新阶段。期间成员们还与禁毒老党员开展座谈,聆听“八三精神”先锋故事,汲取力量为禁毒事业和社会安宁贡献青春动能。



实践团在活动前后运用数学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专业优势,开展了大学师生及社会群体的禁毒认知度问卷调研,形成专业数据分析报告,供校所双方在科研研究、课题项目申报中使用。当数学智趣融入禁毒科普,高校智慧碰撞基层治理,“海岱湛蓝”实践团以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反哺乡土。此次“三下乡”之行,不仅实现了“知”“行”统一,更在青年学子心中铸就了禁毒长城,擦亮了青春底色。未来,实践团将带着淬炼的信念与技能,走向更广阔的基层,传播法治力量,为构建无毒社会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