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2025听力与言语康复研究进展交流会在滨州医学院举办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4月26日至27日,由滨州医学院主办、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烟台毓璜顶医院协办、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与基础医学院“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张莹教授团队联合承办的“2025听力与言语康复研究进展交流会暨微生物与疾病专题”在滨州医学院成功举办。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孙祥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听觉言语康复科学研究院院长郑庆印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美国、瑞典、中国3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听力言语康复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传递专业领域最新前沿进展,为听力言语康复学事业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现场

党委书记孙祥军致辞

孙祥军在致辞中全面介绍了学校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重点阐述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他指出,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听力言语康复学科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学科前沿动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不仅有效促进了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更为推动我国听力言语康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强调,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吸收转化各位专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希望与会各方能够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社会服务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构建听力言语康复事业发展新格局,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康复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郑庆印教授主持会议

交流会上,北京协和医院陈晓巍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宁宇教授、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王海波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聂国辉教授、浙江大学管敏鑫教授、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作“老年听力损失干预的重要性”“中枢空间听觉研究的临床应用和前景”“梅尼尔氏病的研究进展”“钯单原子酶对新霉素诱导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线粒体耳聋:遗传、预防和治疗”“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等学术报告,分享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发现和创新观点。37名国内外顶尖学者专家,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智能化应用、内耳毛细胞损伤与再生机制、针对噪声性听力损失和老龄化听力衰退的分子机制、人工耳蜗残余听力保护技术等治疗策略、遗传性耳聋基因编辑工具、耳鸣机制及罕见变异数据分析等创新成果等与参会人员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为促进校内外专家学者深度对话与合作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学校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学科内涵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同时也为学校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