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文庙承文脉,静赏珠泉悟泉心——山东师大二附中2024级6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教育
关注2025年4月26日上午,山东师大二附中2024级6班的少年们在济南府学文庙相聚。和煦的阳光洒下,鸟儿在树丛间歌唱,花儿在四处绽放……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同学们共同踏上了一场与历史对话,与名泉相会的探索之旅。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踏入济南府学文庙的大门,感受千年来不朽的儒家智慧,揭开齐鲁大地的文化密码;然后穿越西更道,在快节奏的当今找到古典诗词的韵味;最后走进珍珠泉,欣赏那串串珠玑,体味那灵动秀美中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庙,一个沉睡着儒家文脉的知识殿堂,数百年前,数不清的学子共赴此处,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书写答卷;百年后的今天,同学们再访此地,访问先贤对话文脉,与每个一同追梦的伙伴一起,留下他们最真挚的愿景和最难忘的回忆。

在这里,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拓印看似简单,却处处需要同学们对技巧的思考与对细节的关注。第一次尝试拓印,难免会出些小差错,但同学们从不气馁,积极地思考技巧与方法。渐渐的,一张张宣纸上留下了“龙门”和“太和元气”的印记。“金榜题名的祝福和宇宙之初的元气在每一个六班少年心中传承流淌,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还收获了拓印带来的生活启示。

接下来,有趣的投壶游戏开始了。古人的游戏可真不简单,一根长长的箭,要分毫不差地投进一个细木筒里,实有难度。但同学们不断尝试,探索,慢慢找到了感觉、技巧。一支支箭如同一只只展翅的飞鸟,精准无误地扎进筒。这次投壶游戏,将少年们的青春朝气投入了流传千年的典雅情趣,让它再次被看见,被关注。

临行前,同学们将自己的心愿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用软笔书法书写在心愿答上,挂在小树的枝头,不一会儿,枝头就挂满了同学们美好的愿望。

“济南春好爱新晴,楼外秋千柳外莺。”多少年来,文人墨客们在西更道留下了无数千古传颂的诗篇。从文庙出来,走过西更道,两侧的诗词浮雕带领着同学们品味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紧接着,同学们分为六个大组,进行了激烈的诗词挑战赛。在一声声的朗读背诵中,同学们不仅积累了文化知识,还感受到了诗词的浓浓韵味。诗词长廊变作了流动的课堂,同学们仿佛跨越了时空的长河,历史文脉在少年清亮的嗓音中焕发新生,济南繁华的过往与充满活力的当今在此刻交汇。

徐徐春风拂过脸庞,心中带着感慨与憧憬。接下来,同学们就走向了那诗词里“炯炯离珠回夜色,盈盈鲛泪夺秋澄”的珍珠泉。

走进珍珠泉,仿佛到了清幽宁静的世外桃源。和煦的春风,飘摇的垂柳,灵动的清泉,可爱的锦鲤……这里的一切都是如诗如画,可最迷人的,还是这里的历史与文化。听着同学的家长精心准备的讲解,同学们仿佛回到了宋代那个美丽的傍晚,看见千古才女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仿佛看见在一个同样的暮春时节,乾隆皇帝来到珍珠泉,欣然写下诗篇;仿佛感受到革命领秀毛主席种下那棵柳树时,内心对这眼清澈泉水的赞许与欣赏,对济南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祝愿。同学们认真地听着讲解,感受着这泉水中流淌的历史长流,空气中弥漫的文化馨香。正所谓,珍珠泉的珍珠,是泉中的珍珠,也是人们心中的珍珠。
随着同学们的身影离珍珠泉越来越远,这场活动逐渐落下了帷幕,欢声笑语中是同学们无限的激情和无穷的力量。在这场意义丰富的文化之旅中,同学们一点点走进了韵味无穷的老济南,不仅让千年文脉在同学们心田生根,更以创新实践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当拓印的墨香遇见投壶的箭鸣,当古诗的平仄和着泉水的叮咚,文化自信的种子已然破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