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上的国防教育课!青岛理工大学学生登上功勋舰艇

教育
关注“当我在可可西里湖舰的甲板上打出‘强军有我’的手旗信号时,海浪声仿佛成了最激昂的伴奏。那一刻,学校的征兵入伍教育实现具象化,真正可触摸可感受,更坚定了我投笔从戎的信念与决心!”一直向往军旅生涯的青岛理工大学23级学生王滢在接受央视军事频道采访时吐露了参加此次海军节活动的心声。
4月23日,在北部战区海军舰艇开放活动日第一天,青岛理工大学意向参军学生、退伍大学生士兵、学生党员走上青岛港三号码头唐山舰、日照舰、可可西里湖舰三艘功勋舰艇,将海洋强国经略与青年使命担当深度融合,沉浸式开展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

在可可西里湖舰艇上,现役三级军士长以舰载武器系统为“教具”,讲述亚丁湾护航等任务背后的科技强军故事,一场跨越军与学的对话在海浪声中展开。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武装部)季献涛通过这次“别样的”国防教育课,讲述了国家对大学生参军入伍的优待政策以及高素质人才对国防事业的支撑作用,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把从军报国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创新设计的“海军手旗旗语”、海军应急服装体验等实践课堂引发同学们的兴趣。学生们在专业教员指导下,以红白双旗为“笔”,海天为“纸”,精准传递“听党指挥”“向海图强”等短语,用肢体语言破译深蓝征途的“摩斯密码”。“旗语不仅是信息传递,更是纪律、协作与信念的具象化表达。”商学院辅导员于淼表示。活动还特别设置“使命传承”环节,大学生退伍士兵龙高带领退役士兵重温退役誓词,传递退役不褪色的忠诚信仰。

在校内,“逐梦深蓝,强军有我”的征兵入伍教育课堂上,曾服役于通辽舰护卫舰的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退伍士兵赵阳讲述亲身经历的南海护航故事。“舰艇上瞭望哨的每一分钟都关乎全舰安危,如同我们商科学子常讲‘风险管控’一般,海军的‘风险管控’是24小时战备、360度警戒。”

青岛理工大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征兵入伍教育和国防教育贯穿大学生涯教育全过程,构建起“教育浸润+精准动员+全程护航”的国防育人体系,以军事理论课程夯基、退役士兵社团引领、实践教育活动赋能,将征兵入伍教育注入学子成长脉络。此次活动通过“舰艇实景+专业赋能+代际对话”三维创新,让征兵入伍教育从校园延伸到深蓝一线,将国防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化为“双向共鸣”。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培养以专业铸剑、用青春守疆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国防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撰稿:于淼、孙楚、季献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