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2024年高招季|济南大学学院推介:政法学院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一、学院介绍

1。 学院概况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发展的人文社科学院。学院涵盖3个一级学科,即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法学,其中社会学学科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目前为学校“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准培育学科;拥有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社会工作硕士(MSW)、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水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交叉学科博士点;设有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形成了各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学硕与专硕相互支撑的协同发展局面。

政法学院“3-4-6-1”学科专业总体布局

2。 学科专业优势

学院目前形成了“3-4-6-1学科专业总体布局”,即3个一级学科、4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点和1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获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个本科专业全部上榜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位于24位,居全国前10%,为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上榜的A类专业;获批山东省唯一的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获评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法学专业居全国前30%,为B+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居全国前50%,为B类专业。在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指导下,学院创建并逐步完善“12345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各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一个基本培养目标,即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社会工作师、卓越公共管理人才、卓越法治人才。

3。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改革成绩突出。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教授18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9人。拥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等各类高水平人才12人次;入选山东省委法律专家库、山东省社会工作专家库等各类专家30余人;拥有山东省高校青创团队、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7支。近年来主持省级教改项目、教育部产学研项目、省级实验教学建设研究项目等省部级教研项目10余项;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12门;出版教材20余部;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4。 教学科研成果

近年来,新增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9门,校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10余门;实现教材建设立项10项,出版各级各类教材20余部;获山东省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不断强化各专业案例库建设,实现中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教学案例入库3项。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40余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到账纵向、横向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科研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0余项,其他省部级奖励20余项。

5。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厚植多学科基础理论,强化多学科方法与技术训练,搭建科研促教学协同创新平台,突显“宽口径、厚基础、重方法、强特色”的内涵式发展思路,培养复合型、学术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在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指导下,学院创建并逐步完善“12345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各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一个基本培养目标,即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社会工作师、卓越公共管理人才、卓越法治人才;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理论教学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集中+分散多种实习形式结合,“认知-融通-综融”进阶式实习模式的运用,以及“校外行业骨干+校内学业导师”共同指导的立体实习督导网络三大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行课程体系模块化,建立理论、方法、实务、管理四类核心课程集群;组建专题导师组,围绕升学、就业、读书、调研、科创等内容实施五项助攀高峰计划,针对学生核心需求,为其提供信息交流、知识分享、专业培训等多方面的帮助,积极培养学术型人才,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四个本科专业全部上榜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位于24位,居全国前10%,为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上榜的A类专业。获批山东省唯一的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获评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近三年,平均升学率为25.8%,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1.6%。

6。 学院特色活动

以“青山学堂”特色创新班、“计算社会科学与数字社会治理”微专业为先导,以现代化科教创新育人平台建设为载体,从研究性、人文性、交叉性、实践性等方面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新文科改革创新,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落实卓越人才培养工程。“青山学堂”特色创新班共培养学生100余人,2023年成功申报新文科示范专业“计算社会科学与数字社会治理”微专业。

在全院“一支部一赛事、一专业一品牌”“以赛促学、以赛促思、以赛促练”的良性引导和运行机制下,已经实现连续五届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的佳绩,且实现了国赛主赛道一等奖、红色赛道特等奖的重要突破;同时,在其他重要科创赛事和专业赛事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百余项。

二、专业介绍

1。 社会工作

本专业面向新时代社会治理和社会工作行业发展需求,围绕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和社会调查能力,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和助人自助的专业素质,毕业后可在组织部、宣传部、民委、民政、卫健、人社、应急管理、工青妇残等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发展的预期培养目标为:

1.1 培养目标

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专业价值观,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实务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提升能力。

1.2专业优势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创建于1999年,2000年秋季开始招生,是全国首批设立本专业的28所高校之一。2012年被评为首批省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立项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2019年立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所属一级学科为社会学学科,我校同时拥有社会学学术型和社会工作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曾获山东省“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目前为山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准培育建设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7人,教授6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2人、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1人、齐鲁和谐使者2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山东省社会工作专家库成员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3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含重点1项),省部级项目近50项,累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500余万元,横向科研项目经费3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近100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获省市级科研奖励45项。主持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参编教材16部。社会人类学和性别研究两门课程为省级一流课程,同时社会人类学入选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3核心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性别研究、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心理学、社会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统计学、社会人类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2。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专业面向公共管理需求,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精神,拥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行政管理知识和方法、优秀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的思维意识,能够高效应对纷繁复杂的公共管理问题,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从事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2.1培养目标

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公共精神、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具有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扎实基础知识,掌握公共管理前沿理论和方法,适合从事公共管理研究者和公共政策分析者。

坚持“精管理、强能力”,培养具有扎实公共管理学科领域核心知识,掌握现代公共管理技能和方法,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熟练从事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坚持“创新、复合”标准,培养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批判思维意识,适应数字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公共管理领域的高级管理者、领导者。

2.2 专业优势

行政管理专业始建于2001年,2002年面向全国本科招生。本专业2021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学校“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准培育学科的主要支撑专业。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点。专业教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5%,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近70%,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1人、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担任高层次学术兼职或政府部门咨询专家与顾问10人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6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项目1个,其他各类课题50多项,课题经费350多万;在《人民日报》《中国行政管理》《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核心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近40余篇;获得社科成果奖20余项。近三年,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参与2项,主持省级2项;获得挑战杯国赛二、三等奖各1项,其它国赛11项,省级赛事特等奖等10项;校级各类赛事获奖80余项。

2.3 核心课程

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府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学、公共危机管理、管理心理学、社会研究方法、电子政务等。

—————————————————

3。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基础,熟练掌握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事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业务工作。 

3.1 培养目标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具有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优秀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研究素养,勇于创新与探索。公共精神与专业能力兼备的公共管理人才。

3.2 专业优势

设立于2002年,2017年获批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准培育学科社会学学科、公共管理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核心支撑专业。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1人,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1人,山东省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高校“齐鲁晚报杯”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2人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含重点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山东省社科规划等省部级项目50余项、横向课题30余项,到账经费800余万元;建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创新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创新团队等省级创新团队2支;在《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清华大学学报》《劳动经济评论》、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等重要期刊发表CSSCI、SSCI等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其他各类科研奖励20余项。主持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10余部。在“挑战杯”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0余项,其中“挑战杯”国赛(含红色专项)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实现了建院以来最高赛事最佳成绩的重大突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5项、省级立项5项;发表论文40余篇;2名同学获宋健奖学金(济南大学最高荣誉奖学金),实现了近年来学院在宋健奖学金中的重要突破。2个班级获评“省级先进班集体”。

3.3 核心课程

社会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公共管理学、保险学、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政策、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

—————————————————

4。 法学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4.1 培养目标

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法学精神、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具有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扎实基础知识,掌握法学前沿理论和方法,适合从事法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企业法务处理、社会纠纷解决等领域工作的创新型法律人才。坚持“精管理、强能力”,培养具有扎实法学学科领域核心知识,掌握现代法学思维和研究技能与方法,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的职业型法律人才。坚持“创新、复合”标准,培养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批判思维意识,适应数字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复合型法学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

4.2 专业优势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01年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5年招收法学双学位本科生,2013年招收英法双学位本科生,2014年招收法学专业留学生,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硕士研究生招生免试推免权。2011年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增列“法社会学”和“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方向;2018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专业连续2年排名全国前50%,稳居全省高校前五位,省属高校前三位。设有众成清泰奖学金、豪才奖学金、温纳奖学金等。专任教师43人,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类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纵横向项目到账金额超过500万元。在包括《法学家》《环球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成果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等奖励30余项。研究成果获副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批示,并被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和省法学会等单位采纳和应用。学生获国家级科创项目立项16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特等奖等奖励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