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教育部回复: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

山东教育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日,教育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的建议”时表示,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教育部在答复中就下一步工作考虑表示,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家庭伦理教育,提升学生表达、沟通和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等。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7074号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积极支持高校有关家庭家教家风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支持高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相关综合素养类课程,并在家庭家教家风教育领域相关科学研究方面持续加强,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积极支持家庭教育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支持学位授予单位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一级学科权限内自主设置家庭教育相关 二级学科。目前已有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家庭教育二级学科。紧密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完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体系,已在有条件的高校布点社会学、家政学等专业点140余个,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服务相关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

二是引导高校加强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相关课程建设。2018年,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家庭社会学、家庭关系学、家庭经济学、家庭教育学、家庭心理学等课程纳入社会学、家政学等专业的专业课程,同时支持高校在相关专业开设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相关课程,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家庭与社区教育”、上海师范大学的“家庭教育”、温州大学的“家庭教育学”等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面向社会开放。

三是支持高校家庭家教家风教育领域探索研究。近年来,设立了“浙东优秀传统家风文化资源教育利用案例研究”“家风家训传承中的乡贤文化及其教育价值研究”“家庭教育投资决策作为代际流动的中介机制研究”“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参与研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行动研究”等一批研究项目,涉及教育学、社会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推出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四是发挥教育研究机构作用,多角度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研究。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的探索研究能力,在鼓励支持高校学者跨学科、多角度开展家庭教育相关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持续支持高校家庭教育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支持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基础,自主设置家庭教育相关学科,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加大力度培养家庭教育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是积极引导高校加强家庭家教家风教育课程建设。强化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在家庭关系、家庭伦理等方面引导高校通过课程渠道强化提升学生的家庭家教家风素质素养与技能。在家政学、家庭教育等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加大家庭教育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三是加强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践行优秀家庭家教家风。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高校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恋爱心理教育、家庭伦理教育,提升学生表达、沟通和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学生深刻领悟“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的重大意义。

除了开设家庭教育等课程,此前已经有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大学开设了“爱情心理学”之类的课程,颇受学生欢迎,一项调查也显示,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开设“恋爱课”。还有高校尝试把课程内容放在网上,报名的学生很多。看得出来,大学生对“恋爱教育”有着很强的刚需。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有“婚姻与爱情”,郑州师范学院有“爱情心理学”,天津大学有“恋爱学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有“校园恋爱公开课”……有媒体面向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

复旦大学的梁永安教授在爱情课中讲到:“拥有一份好的爱情是需要准备的,首先要把自己建设成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好的爱情是能够互相照亮,互相成全,推动对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武汉大学的喻丰老师则借助约翰·戈特曼的“末日四骑士”理论,来说明婚姻关系中极具破坏性的消极相处模式。这样的教学既与爱情有关,又不拘泥于爱情;既高度概括,又能给学生以实际的指导。

这门课程

不只可以为年轻人

提供倾诉和交流的机会

更能让他们意识到

从爱情出发

可以抵达更广阔的世界

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来源:河小阳、教育部、新京报、光明日报、河南省教育厅)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