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守护“大国粮仓”,行动间彰显“电网力量”

商讯
关注“三秋”生产关键阶段,德州地区遭遇阶段性集中降雨,给秋粮晾晒烘干带来严峻挑战。为守护农户辛勤成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国网德州供电公司及下属各县市区分公司迅速行动,以党员服务队为先锋,主动靠前提供精准电力服务,从设备排查到驻点值守,从“一户一策”到“一仓一策”,全方位筑牢秋粮烘干保电防线,用可靠电力为“三秋”生产保驾护航。
电力服务“不断档” 颗粒归仓有保障
针对近期阶段性集中降雨天气可能给秋粮收储带来的影响,国网德州供电公司迅速启动专项保电行动。
组建91支党员服务队,对全市218处粮食烘干服务点开展“全覆盖”上门走访,主动对接农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生产用电需求,累计协助消除线路老化、接线松动等用电安全隐患42处。
创新推行“一户一策”服务机制,为每个烘干服务点建立专属用电档案,对涉及烘干设备供电的174条线路、232台变压器实行“每日特巡”,同时备足备齐应急发电设备,构建起“排查—建档—巡检—应急”的全链条保电体系,确保各服务点供电安全可靠。
电力服务“跑在前” 新机安装不用慌
10月12日晚,秋雨淅沥,武城县种粮大户任兆同正带领工人紧张组装新购置的粮食烘干设备。
设备尚未完成组装,国网武城县供电公司的党员服务队便主动上门,提前对设备用电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待设备顺利接电后,队员们又持续留在现场,重点关注鼓风机、运粮机等核心部件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启动即稳定。
“这台新设备一天能烘干120吨粮食,仅一个晚上就能处理60吨。我们提前一步做好保电服务,就能帮农户最大限度减少粮食霉变、滞销等损失。”国网武城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尹兴儒说。
进入10月“三秋”生产关键期以来,武城县农业经营主体已累计购置11台烘干设备,国网武城县供电公司始终坚持“靠前服务”原则,全程跟进设备安装、接电、调试全流程,目前所有新设备均已及时投用,全力保障秋粮晾晒烘干需求。
精准供电“不断线” 满格电力稳运转
在粮食生产重点区域,电力保障措施更趋精准。位于齐河县的全国“吨半粮”创建示范核心区,16座现代化烘干储一体粮仓眼下正处于24小时满负荷运转状态,日烘干能力突破5000吨。
为匹配这一高强度生产需求,国网齐河县供电公司迅速启动秋收保电专项行动,对16座粮仓实施“一仓一策”定制化供电方案,组织技术人员不间断巡检26公里粮仓专用线路和53台专用变压器,实时监测线路负荷、设备温度等关键数据,以“零间断”巡检保障粮仓烘干作业不停歇。
“多亏了供电公司的同志,每次来都把线路、设备检查得仔仔细细,还手把手教我们安全用电知识。有他们在,我们烘干粮食既安心又省心,再也不担心停电耽误事儿!”齐河县前曹镇姜庄村烘干点负责人赵中锋,对上门服务的党员服务队赞不绝口。
党员驻点“一对一” 烘干用电“零距离”
同样面临降雨挑战的平原县,近期正值玉米收获关键期,连续降雨导致粮食烘干需求激增。
为确保颗粒归仓,该县29个粮食烘干中心(点)全面投入生产,这些烘干点分布在腰站、桃园、恩城等多个乡镇(街道),覆盖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多种经营主体。
针对这一情况,国网平原县供电公司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作为,深入各烘干点开展“一对一”现场服务。
从王杲铺镇杲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到张华镇养老院门前的烘干点,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奔波于各个点位之间,对29个烘干点的供电线路、变压器、配电箱等设施开展“拉网式”安全排查,累计消除用电隐患16处;同时结合不同烘干点的用电规模和设备类型,定制并发放《粮食烘干用电安全手册》,向负责人和操作人员普及设备启停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等知识,从源头防范用电风险。
在烘干作业高峰期,平原县供电公司还创新实行“一点一党员责任岗”制度,安排技术骨干驻点值守,服务队队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接到用电问题诉求后30分钟内抵达现场处置;为每个烘干点建立动态用电档案,实时跟踪设备运行状态,定期开展设备巡检和维护,以“专业服务+快速响应”为粮食烘干筑牢电力保障网。
来源:国网德州供电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