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健康

告别传统插管痛苦 |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非插管”手术开启康复新速度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做完手术苏醒后,我竟然能自己溜达着走回病房!嗓子不疼、喘气通畅,就像睡了一觉似的!”日前,65岁的贺阿姨(化名)在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通过一种“非插管”的微创手术方式,顺利将一个藏在肺上的2厘米结节“连根拔起”。

病例追踪

4月下旬,在一次常规体检中,贺阿姨得知自己的肺上竟冒出了一个如红枣般大小的结节,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生怕是什么不好的苗头。为了尽早辨明结节性质,让自己安心,贺阿姨随即来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科室副主任医师、医疗组组长王炜建议她尽快手术,并在术中进行快速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可一想到手术时需要全身麻醉,且插入气管导管,贺阿姨又有些犹豫不决。

了解到患者的顾虑后,王炜从专业角度出发,向贺阿姨介绍了一种特殊的肺部微创手术方式——“非插管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听到“非插管”这个词,贺阿姨明显有些疑惑。对此,王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释。原来,传统的肺部手术往往需要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在术后常会因插管刺激、药物残留等原因,出现喉咙肿痛、咳嗽无力等症状。不仅如此,传统手术创伤较大,不仅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身体也需要长时间的休养才能恢复元气。“‘非插管’的肺部手术是通过口罩代替气管插管,不仅避免了气管插管对咽喉和声带的损伤,还能大幅降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王炜对治疗方法的详尽解读,让贺女士感到十分踏实可靠,欣然同意了手术。

治疗过程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手术正式开始。术中,王炜熟练地在贺女士的胸腔部位创建了3个“钥匙孔”般大小的切口后,通过胸腔镜将肺部环境直观地显示在大屏幕上,随着胸腔镜的缓慢移动,王炜及团队成员使用特殊器械,快速、精准地切除了病变部位。整个手术过程中,贺女士的生命体征平稳,肺部始终保持着自主呼吸。“病理结果显示结节是良性的,我心里踏实多了!多亏了现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院这么负责的医护团队,让我恢复得又快又好!”出院时,谈及此次手术经历,贺女士十分满意。

专家提醒

“在临床上,肺结节其实很常见。在5毫米以下的实性结节中,大部分都是良性结节,市民不必过度恐慌,但要注意定期复查,做好结节动态追溯管理。”王炜强调,若CT显示结节存在分叶、毛刺、血管集束等恶性征象时,则要听从医生建议,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手术方式的“个性化”定制,切勿因对传统手术的恐惧而拒绝手术,以免延误病情。

王炜建议,年龄50~75岁,有长期吸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长期被动吸烟),有石棉、铍、铀等接触的职业暴露史,慢阻肺或慢性肺纤维化病史患者,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群体,应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如果查出肺内有结节,要进一步检查、监测。

专家链接

王炜

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肺癌、食管癌、贲门癌、胸部纵隔肿瘤等呼吸、胸外科疾病的诊治;擅长胃镜、气管镜的检查及治疗工作,并开展了肿瘤微创胸腔镜的治疗及微波消融术、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担任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化疗医师分会委员等。

门诊坐诊时间

王炜:周四

(胸外科专家门诊)

来源: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