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亚专业——搭建区域脑血管精准化诊疗新标杆

商讯
关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亚专业在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东海带领下,专注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包括动脉瘤、颈动脉狭窄/闭塞、椎动脉闭塞、烟雾病、血管畸形等。血管病亚专业医师擅长动脉瘤栓塞、动脉瘤夹闭、颈动脉剥脱、颅内外血运重建等技术,基本实现了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全覆盖,为精准化诊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大”而“全” 才能实现“小”且“精”
动脉瘤并非像肿瘤一样有一个实体瘤,而是血管鼓起一个包,一旦破裂就会引发脑出血,危及生命安全。动脉瘤的治疗不可心急,不同位置要各有侧重。

过去,动脉瘤的治疗,多是采用弹簧圈或在支架辅助下进行栓塞,但密网支架等新型材料应用后,能够更为精准地引导血流方向,使动脉瘤位置血流减少、流速变缓,逐渐闭塞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我们在王东海院长的带领下,还创新使用了web装置,作为一种适用于血管分叉处动脉瘤的新型材料,其在释放后呈现灯笼形,引导血流的同时,保护分支血管,与传统弹簧圈栓塞相比,不仅降低了继发梗死风险,还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更佳。”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鸿源介绍道。

颈动脉剥脱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之策
中老年人群体中,脑梗是不可忽略的高发急症,而背后30%左右与颈动脉狭窄相关。许多人认为,支架治疗是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式,而事实表明,支架置入虽能在短期内解决燃眉之急,但需要严格的身体监管和长期“双抗”,才能确保远期疗效,降低继发栓塞的风险。
近年来,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亚专业创新开展了颈动脉剥脱术,直接取出导致颈动脉狭窄的斑块,解决颈动脉狭窄问题,恢复正常血流量,保证脑部供血。
颅内外血运重建 畅通生命通路
颅内外血运重建,顾名思义就是重新建立颅内颅外的血运联系,就好比因水流被阻断而干枯的河段,在其旁边建一条水渠,引入河流,实现河水的贯通。这种方式主要治疗因烟雾病、颈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受损等不可逆后果。
“我们通过手术,把位于头皮的颞浅动脉接近颅内,避开闭塞的血管部分,搭建起颅内外的血运桥梁,使头皮部分血流进入颅内供血。”李鸿源说,这种血运重建手术对于手术室配备和精细化显微操作要求极高,需要术者在1mm的血管上缝制12-16针。
对于烟雾病患者,其特点就是颅内大血管的逐渐萎缩闭塞,周边增生一些毛细血管,像是烟雾一样。但是到了后期,这种小血管也会逐渐闭塞,从而出现脑梗和脑缺血,危及生命安全。实际上,烟雾病的发病率并不高,大约在十万分之七。对于此类患者,血管病亚专业团队也是通过颅内外血运重建技术进行治疗。

目前,医院在中心院区、新湖院区均建立了复合手术室,具备同时完成颈动脉剥脱、支架置入等开颅、介入类术式的条件,配备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显微镜、造影机神经内镜、数字3D外视镜等设备,为颈动脉、椎动脉复合再通等高难度手术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障。
多学科协作 护佑患者健康全周期
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往往会残留部分的后遗症,对于术后及后续康复需求较多,科室充分发挥三甲综合医院的诊疗优势,基于亚专业患者实际需求,与康复医学中心、中医科建立起多学科协作模式。
“康复医学中心派出两名专业康复师常驻神经外科,专门负责我们病区患者的床旁康复工作,我们还与中医科建立了中西医联合诊疗模式,通过病证结合确定综合性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王东海院长的带领下,神经外科血管病亚专业发展迅速,成为省级精品特色专科,以后还将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李鸿源说道。
正如王东海讲过的:“合作共建以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端医疗资源的加持,让德州医院快速飞跃,神经外科血管病、功能神外、神经肿瘤、脊柱脊髓神经外、神经重症、小儿神外6个亚专业从做精做细逐步发展到做大做强。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紧抓学科建设和技术提升,才能让神经外科获得持续向上生长的力量,使每一位患者都得到更系统、更精准的救治。”
来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