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王东海教授团队实施动脉瘤切除+双搭桥术重建生命通道

商讯
关注
“医生,我头痛好几天了,吃药也没法缓解。”近日,家住菏泽的周女士因多日头痛、头晕到当地医院治疗。接诊医生拿过她的颅脑CT后,不禁吓出一身冷汗,CT上赫然显示周女士脑中有一个体积巨大的动脉瘤。由于手术难度极高,医生明确表示无法治疗,并向她推荐了血管病治疗水平全国领先的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王东海教授团队。

作为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专家,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东海第一时间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这个动脉瘤的特殊性在于它生长在大脑中动脉主干,累及血管节段长,远端血管在瘤体上发出,既要完整切除瘤体,又要保证远端脑组织供血,相当于在拆除炸弹的同时重建输油管道,单纯夹闭或介入手术都无法治疗。”王东海教授在术前讨论会上指出。经过对DSA、CTP等影像数据的精准判读,提出“动脉瘤全切+双支搭桥”的联合术式,决定采用颞浅动脉分支重建两条供血通道。
王东海教授带领齐鲁医院特聘专家赵鹏教授和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鸿源进行了这台高难度手术。术中,团队在王东海教授“精准解剖、完全隔离”原则指导下,运用蔡司KINEVO900显微镜完成瘤体精细剥离,成功保留载瘤动脉重要分支。在关键的血管吻合阶段,主刀医师在王东海教授“双通道互为备份”的设计理念下,将两条发丝般的颞浅动脉分支与大脑中动脉进行端侧吻合,接口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为实时验证吻合效果,术中启用蔡司KINEVO900显微镜双重荧光造影技术,通过对比搭桥前后血流速度、达峰时间等参数,来辨别新建血管是否完美承担起了供血功能。结果显示,脑灌注水平较术前提升了40%,两条新生的“生命管道”已顺利贯通。

术后,周女士头痛、头晕症状完全消失,意识清醒、肢体活动与语言功能正常。复查CTA、CTP显示动脉瘤完全夹闭,搭桥血管血流通畅,脑供血显著改善。目前,周女士已康复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印证了王东海教授提出的“解剖代偿评估体系”的临床价值。在他的推动下,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建成国内领先的“复合手术室-ICU-康复”一体化脑血管病救治平台。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建成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特色专科为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推进,这支由他带领的精英团队,正朝着“疑难重症不出省”的战略目标坚定迈进。
来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