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健康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药物试验入组跻身全国前三 | 新药“试水”带来生命转机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日前,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物试验肿瘤项目入组跻身全国前三,这意味着“家门口的前沿治疗”从愿景变为现实。然而公众的顾虑也由此而来:没有上市的药物在人身上做试验,真的安全吗?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李雪峰给出了关于“药物临床试验”的详细解读。

晚期患者重燃生的希望

当67岁的张士刚(化名)颤抖着接过检查报告,“肿瘤缩小80%”的结论让他瞬间红了眼眶。他是一名胰腺癌晚期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一直在下降,用了很多药,效果都不理想。“就在我陷入绝望的时候,看到了医院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招募公告,没想到命运因此而改变。”张士刚回忆。

谈及这位患者当时的病情,李雪峰印象深刻,“随着化疗次数增加,患者血小板数值逐渐降低到仅有正常人的1/3,无法按期化疗,常规升血小板治疗方案效果也不理想。”经过医院详细评估,张士刚被纳入升血小板药物的试验项目,经过4个周期治疗,不仅血小板水平稳定回升,肿瘤病灶也显著缩小。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以人体为对象的试验,目的在于发现或验证试验药物的临床医学、药理学以及其他药效学作用和不良反应,以确定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性试验。“对于肿瘤晚期患者来说,在无药可医的情况下参加试验,或许能为他们带来一线生机。”李雪峰坦言。

层层“关卡”筑起生命防线

将未上市药物用于人体,安全如何保障?对于公众的这些疑虑,李雪峰拿出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手册,“每个试验项目要经过伦理审查、方案设计、应急预案等审批程序,还有精准筛选、动态监测、应急响应等流程。我们比患者更谨慎。”李雪峰说。

药物临床试验一般分4个阶段:Ⅰ期受试者50人左右,评估安全性,确定剂量范围;Ⅱ期受试者100人左右,初步验证疗效,优化治疗方案;Ⅲ期受试者300人以上,多中心对照试验,确证临床价值;Ⅳ期为上市后监测,持续追踪长期效果。“Ⅰ期试验虽然风险较高,但用药剂量都经过前期动物实验验证,且有梯度递增设计。”李雪峰介绍,只有前一期的试验没有问题才能开始下一期,一般到了患者试用阶段,说明这款药物的风险已基本排除。

认知提升助推医学进步

临床试验是所有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销售的必经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受试者需要经过层层筛选,通过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才能进入试验。

以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升血小板药物试验项目为例,参加此研究须满足这些标准:18周岁至75周岁,确诊为恶性肿瘤,受试者目前正在接受以21天为周期的化疗,化疗方案必须为含铂类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受试者能够理解本临床试验的程序和方法等。

“这个项目全国50余家医疗机构共入组100例,我们医院就占了4例。”李雪峰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占比数据,说明如今德州患者的认知正在发生转变,参加试验就是当“小白鼠”的观念逐渐淡化,充分安全的数据支撑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打消了顾虑。

“管用就行”这是受试者最常说的话,安全有效是他们最大的期盼。“不光能用上新药缓解病情,还有一些补助,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和鼓励。”患者周晓芹(化名)感慨地说。据了解,患者入组试验项目后,可免费享有与试验相关的检查和用药,还有营养补助和交通补助等。临床试验药物往往代表着当前最先进的研究方向,对于标准治疗无效的晚期患者,参与试验不仅可能获得免费的前沿治疗,更为医学进步贡献力量。

每一款新药的诞生,是药物研发者、医务工作者、受试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全市唯一可以做肿瘤Ⅰ期药物试验的机构,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23年10月获得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资质后,肿瘤专业已有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取得国家认证的主要研究者资格。“在严格的法规、完善的保障措施下,医院将持续为更多肿瘤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治疗途径和方法,为生命延续开辟新道路。”李雪峰说。

专家简介

李雪峰

肿瘤内二科主任

专业擅长:食管癌、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肿瘤,以及恶性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治。担任德州市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德州市医学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专家门诊坐诊时间

李雪峰:每周一

(肿瘤内二科门诊)

来源: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