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创新护理查房:以循证护危重 以实战育精兵
商讯
关注仪器滴答作响、医护步履匆匆,ICU作为守护危重患者的“生命最后一道防线”,其护理质量直接关乎患者预后。近日,宁津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推出“特殊护理查房”模式,打破传统查房仅聚焦病情讨论的局限,以“边查边学、循证实践、精准测评”为核心,实现“护患照护提质”与“护士能力进阶”双向发力,为重症护理工作注入专业活力。
不同于传统护理查房的“单纯实践”模式,重症医学一科的“特殊查房”更像是一场“实战型教学课堂”。查房现场,高年资护士结合典型病例,分享临床疑难问题处置经验、演示规范查体流程,毫无保留传递“实操干货”;低年资护士则通过主动提问、案例研讨锤炼临床思维,在标准化操作示范中打磨护理技能。“老带新、强帮弱”的互帮互学氛围,让护理团队在实战中共同进步,确保服务质量始终保持专业水准。
循证护理理念的深度融入,让查房更具科学性与精准度。查房前,责任护士筛选典型病例,带领护理小组检索最新临床指南、权威研究数据,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病史、病情动态等个体情况,初步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查房中,团队围绕“方案适配性”“操作可行性”展开热烈研讨,通过多维度思想碰撞优化护理措施;查房后,责任护士依据优化方案精准执行护理操作,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及时总结成效与不足,为后续同类病例护理积累 “实战参考依据”,让每一步护理操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作为“特殊查房”的配套环节,床旁综合能力测评摒弃了传统考核的“冰冷感”,变身护士精准提能的“能力体检”。测评聚焦临床核心需求,涵盖三大关键环节:护士需清晰汇报患者主要诊断、当前治疗方案(含药物使用、仪器参数设置)及病情变化,精准把握治疗核心;查体环节既要求操作规范,更强调针对性——如针对心血管重症患者,重点检查心脏功能、外周循环及管路通畅情况,同时敏锐捕捉尿量、皮肤温度、意识状态等细微异常,并用通俗语言告知患者检查目的以缓解紧张;后续需结合诊疗需求与查体结果,提炼“潜在静脉血栓风险”“呼吸机依赖导致自主呼吸减弱”等护理问题,且每个问题均需明确临床依据;护理措施汇报则兼顾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明确“每2小时翻身叩背”“每日3次雾化吸入”等具体要求,同步说明实施频次、预期效果及观察要点,更融入人文关怀,通过手势沟通、情绪安抚缓解患者焦虑,每日及时同步家属病情进展。
“特殊查房”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护士成长为支撑,实现了“护理质量”与“专业能力”的同频提升。如今,宁津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的护理团队在查房中锤炼本领、在测评中补齐短板,将专业能力转化为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既为危重患者筑牢生命防线,也推动护理团队专业实力持续进阶。
来源:宁津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