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人民医院——别让“小不适”拖成“大麻烦”
商讯
关注连日来,宁津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前来查体、或是被胃肠道不适“拖到不能再拖”的患者排起长队,而检查的结果令人揪心——累计发现10余例胃肠道癌症病例,其中多数已至晚期,患者中不乏30岁出头的年轻人。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从不是‘突然降临’。” 消化内科医生孙晓曼介绍,这类肿瘤的发展往往要经历数年甚至十几年的过程,多由胃肠道息肉、慢性炎症等良性病变逐步演变而来。但现实中,不少人存在认知误区:胃痛时习惯性“忍一忍”,出现便血便默认是“痔疮”,饮食不规律也觉得 “扛得住”,正是这些对“小不适”的忽视,给了疾病悄悄进展的空间。而临床实践表明,早期通过胃肠镜筛查发现病变并及时处理,能有效将癌症风险掐灭在萌芽阶段。
针对消化道健康防护,医生明确了五类需重点关注胃肠镜检查的人群:
一是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
二是存在反酸、胃痛、呕血、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黑便、血便等胃肠道症状,或有胃肠手术史的患者;
三是40岁以上普通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均建议定期筛查;四是患有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息肉、食管癌前病变等,需随诊观察或治疗后复查的患者;五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
“很多人因担心检查痛苦而不愿就医,这其实是更大的健康隐患。” 内镜中心主任吴书勇解释,目前无痛胃肠镜技术已十分成熟,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即可完成全程检查,不适感大幅降低。相较于癌症晚期治疗的痛苦与高昂代价,一次早筛带来的健康保障更为重要。
医生再次呼吁,大家应摒弃“忍一忍就好”的侥幸心理,尤其是上述高危人群,需主动将胃肠镜检查提上日程。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才能真正守护胃肠道健康,避免小不适拖成危及生命的“大麻烦”。
来源:宁津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