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区县

都是山楂惹的祸!武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胃镜下上演“愚公移山”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医生,我妈肚子胀了快一周,疼得晚上睡不着,饭也吃不下……”近日,72岁的李奶奶在儿子搀扶下走进武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室。当时她脸色苍白,连说话的力气都很微弱。追问病史时,家人回忆,10天前老家树上的山楂熟了,李奶奶空腹吃了十几枚,没过几天就开始腹胀,起初以为是 “消化不良”,吃了点胃药没好转,反而疼得越来越厉害。

医生紧急为李奶奶安排胃镜检查,观察到的结果令人倒吸一口凉气:李奶奶胃里竟藏着一块直径约5厘米的 “巨石”,结石表面粗糙,已经压迫胃壁形成了溃疡——这正是巨大植物性胃石,而罪魁祸首就是她贪嘴吃的山楂。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武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康宗扬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在护士的密切配合下,康主任使用特殊器械为李奶奶进行碎石治疗。整个过程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患者全程无痛苦。胃石碎成小块会经消化道自然排出。术后3天,李奶奶腹痛腹胀症状逐渐缓解,复查电子胃镜显示,李奶奶胃里的胃石消失,胃黏膜炎症明显好转,溃疡也转入愈合期。

胃里怎么会长“石头”?

很多人以为胃石症是 “吃了石头”,其实是食物在胃里 “抱团凝结” 形成的硬块,医学上称为胃石。其中最常见的是植物性胃石,占所有胃石的80%以上,而诱因就是我们常吃的这些食物:

✅ 高危食物TOP3:

· 柿子、山楂、黑枣(富含鞣酸,空腹时鞣酸与胃酸、蛋白质结合,快速凝结成块);

· 未成熟的水果(鞣酸含量更高,比如青柿子、生山楂);

· 过量的坚果、粗纤维蔬菜(胃动力弱的人难以消化,易堆积结块)。

✅ 这些人更容易中招:

· 老年人(如案例中的李奶奶,胃动力下降、消化酶分泌减少,结石更易形成且增长快);

· 糖尿病患者、胃手术史患者(胃排空延迟);

· 长期空腹吃上述食物,或一次吃太多的人。

胃里有 “石头”,

身体会发这些信号!别硬扛!

胃石症的症状和结石大小、位置有关,小结石可能没感觉,大结石会慢慢 “搞事情”:

1。最常见:上腹部胀痛、隐痛,吃了东西更明显,还可能反酸、嗳气;

2。典型信号: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吐酸水、未消化的食物,甚至咖啡渣样的呕吐物(提示胃黏膜受损出血);

3。危险信号:持续剧烈腹痛、黑便(如李奶奶出现的症状,提示溃疡出血)、体重快速下降(可能是结石压迫胃壁,或引发胃溃疡、穿孔,需立即就医)。

提醒:很多人会把胃石症当成 “胃炎”“消化不良”,自行吃胃药缓解,反而延误治疗!如果有上述症状,且近期吃过柿子、山楂等食物,一定要及时做胃镜检查(诊断胃石症的 “金标准”)。

预防 + 应对:这4件事,

帮你避开胃里的 “石头”

1。 饮食预防:3个“不”原则

· 不空腹吃柿子、山楂、黑枣(最好饭后1-2 小时吃,一次不超过1个,老年人建议减半);

· 不生吃、不吃未成熟的鞣酸类水果(青柿子、生山楂要熟透再吃);

· 不大量吃坚果、粗纤维蔬菜(胃不好的人要适量,细嚼慢咽)。

2。 出现症状:别慌,这样处理

· 先停止吃可疑食物,清淡饮食(喝小米粥、面汤,避免辛辣、油腻);

· 不要自行吃 “化石药”“偏方”(比如喝醋、苏打水,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

· 及时就医:做胃镜检查,医生会根据结石大小制定方案(小结石可通过药物溶解,大结石需内镜下碎石、取石,如李奶奶接受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3。 特殊人群:重点防护(老年人必看)

· 老年人:尽量少吃鞣酸类水果,若想吃需控制量(如山楂一次不超过3枚),吃时充分嚼碎,吃完可适当喝温热水;

· 糖尿病患者、胃手术患者:避免吃鞣酸类水果,定期监测胃动力;

· 儿童:不建议吃整颗柿子、山楂(容易呛咳,且消化功能弱,易形成小结石)。

4。 治疗后:避免复发的关键

· 术后 1-2 周:吃流质、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 长期:避开诱因食物,规律饮食,细嚼慢咽,适当运动(如散步,促进胃动力);

· 定期复查:尤其是老年人、结石较大)、胃黏膜有损伤的患者,遵医嘱复查胃镜,避免溃疡复发。

温馨提示

胃石症虽然听起来可怕,但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及时的治疗,完全可以避免和治愈。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避免胃里长“石头”哦!

来源:武城县人民医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