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人民医院骨科 | 勇闯高龄手术“禁区”

商讯
关注
高龄,一直被视为手术的“禁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基础疾病复杂、应激严重,围术期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增加死亡风险。为百岁老人行手术治疗,无论对患者、家属,还是对主刀医生以及整个医疗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但是,随着禹城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麻醉安全性和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如今高龄手术在禹城市人民医院已不再是“禁区”。
近日,禹城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成功为一位100岁的患者行胸3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

术前影像图片

该患者因后背部疼痛2个月入院,行胸椎CT检查显示,患者的T3椎体及其附件骨骨质破坏,食管(胸部下段)管壁增厚并纵隔,腹腔淋巴结肿大。结合放疗病房王兴主任的会诊意见,考虑老人出现的食管肿瘤合并淋巴结及骨转移并伴随T3椎体严重破坏,极容易发生骨不良事件,也就是T3椎体塌陷,老人出现高位截瘫。
第 三 胸 椎(T 3 椎 体)示 意 图

入院时,这位百岁老人已出现了相关并发症,病区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并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全面充分评估,给予相关的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为使老人早日解除病痛,医护人员在与家属商议后,决定尽快为老人进行骨水泥治疗术。

本次手术的难度主要集中于:空间小(胸椎T3椎体骨折脊柱破坏平面高,手术操作空间极小);距离近(切近于升主动脉弓及脊神经、肺叶);状态差(患者已过期颐之年,又处于食道癌晚期);定位难(双侧肩胛骨与第三胸椎平齐,透视难度大)。手术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一般骨科手术的范围,甚至有些困难,在医院都没有前例可循。如何翻越压在病患身上的“四座大山”,成为了医护人员深思苦索的头等大事。



最终,骨科二病区与麻醉科、手术室通力合作,完善术前准备、制定周密计划,医疗团队于2月16日成功为患者行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为了更好的促进老人的恢复,骨科二病区护理团队在潘晓玲护士长带领下针对高龄老人特点,运用系统化,舒适化护理模式,有效缓解了老人的术后及恢复期的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通过安慰鼓励以及日常关心,帮助老人树立了康复自信心。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患者逐步进行坐起、床边站立、行走等康复锻炼。同时,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也被老人及其子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对医护人员做出了一致好评!

术前VS术后


这一手术的成功,展示了骨科二病区整体医护团队的高超水平和精湛技艺,帮助期颐之年的老人远离高位截瘫的危险。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高龄在禹城市人民医院不再是骨科手术的“禁区”。
骨科医疗团队始终用精湛的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与老年患者甚至是百岁以上患者生命同行,让患者因我们的技术树立信心,因我们的治疗减少病痛。禹城市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为老年患者保驾护航!
来源:禹城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