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暴利医美,华韩整形“美白针”骗局何时止?|望岳财经

新浪山东
关注
▲ 华韩整形美容医院
作者/陈沆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中国医美行业经过数十年积累,已经从最初的“不毛之地”,成长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
中信建投最近的一份研报指出,中国有望在2023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医美市场,2024年医美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然而在规模如此庞大的医美市场上,占据市场主流的却是以“莆田系”为主的民营医美机构。
数据显示,目前“莆田系”医美机构已达6000家,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接近80%,经过多年深耕,不少“莆田系”机构早已洗白上岸,还有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实现业界和资本市场口碑的双逆袭,而作为“莆田系”首家上市的医美集团,华韩整形却在今年“3.15”期间再度被曝出违规销售违禁“美白针”的负面新闻。
对于“美白针”,我国早已明令禁止,并多次在各地开展稽查活动,而目前市面上兜售的所谓“美白针”,多是打着美白的噱头,实则将谷胱甘肽、传明酸、维生素C、维生素B等几种能抑制黑色素的药物成分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体内。
但实际上,这种“美白针”不仅没有“快速美白”的功效,还存在注射不当会导致血栓、肾功能损伤等风险。
早在2014年时,央视就曾曝光不少美容机构的“美白针”骗局,但时隔7年之后,违禁的“美白针”又死灰复燃。不得不说,像华韩整形这样顶风作案、销售违禁药物的行为,实则是在置消费者人身安全于不顾,而这种本性难改的“莆田系”作风背后是否还暗藏其他风险?市面上大行其道的“美白针”骗局又何时能止?
01
“裸奔”的美白针骗局
今年“3.15”期间,北京商报报道了华韩整形存在违规销售违禁药品“美白针”的情形。
据报道,华韩整形的不少机构都在私下兜售院方自己调配的“美白针”产品。但这种产品在我国并不是合法的医美项目,而文章中也提到,由于国家药监局未批准过“美白针”相关产品,其他许多正规合法的医美机构都不销售该项目。
华韩整形微信公众号“华韩”中,也有多篇文章声明美白针为非法微整形项目,并未获国家批准。那么,身为上市公司的华韩整形为何还要知法犯法、顶风作案违规销售违禁医美项目呢?
据了解,一支维生素C在北京三甲医院售价为5元一支,谷胱甘肽为13元一支,而如果这些便宜的临床药物组合起来,售价便高达几百至几千元不等,如华韩整形之前在售的“美白针”套餐,便高达10000元/15针,平均下来一针的价格达到近七百元,堪称“暴利”。
也许正是受高额利润的驱使,使得华韩整形游走于法律边缘,兜售着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药品。
关于美白针的危害性,不少国家都曾出台禁令,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就曾发出警告,指出美白针类产品具有潜在的不安全性而且无效,FDA从未批准过任何皮肤美白或年肤色增白的注射药品。
而我国目前也并未通过任何一款“美白针”产品上市,目前市面上的美白针产品,要么是像华韩整形这样违规自行配置的,要么是违规走私进口的。
资料显示,如果高剂量注射“美白针”,可能会导致中毒性表皮坏死、甲状腺功能紊乱、肾功能受损等副作用。
同时,美白针作为未获批准产品,买卖美白针产品涉嫌销售假药,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截至目前,笔者在网上搜索“华韩整形”、“美白针”等关键词,发现华韩整形在新氧、更美等医美平台上的“美白针”项目已不见踪影,但百度搜索仍可发现其残存的踪迹。
以华韩整形的青岛分支机构——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为例,百度搜索第二条即为其官网上的美白针广告,而该院近年的一份报价单则显示,美白针的价格为1800元—8600元/一个疗程。
除了美白针骗局,华韩整形还存在哪些隐藏风险?
02
“莆田系”出身,暴利下的黑暗
资料显示,成立于 2010 年的华韩整形,前身为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2011年,在其创始人、“莆田系”老板林国良的资本运作下,华韩整形跨区域收购了青岛华韩和北京华韩两家整形美容医院;两年后,华韩整形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5年,凭借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华韩整形又相继收购长沙华韩、南京奇致、四川悦好3家医美机构,自此在全国形成了“一家旗舰医院+5家区域医院+N家门诊”的通策模式。
企查查数据显示,华韩整形虽然在全国只有6家医美机构,但去年创收8.88亿元,同比增长10.43%;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大增47.01%。这也意味着,华韩旗下每一家医美机构都面临着不小的业绩压力。
也许正是因此,才会导致华韩整形近年来在创收的重压下,频频违规操作、出现各类医美事故。如去年,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就曝出有消费者在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花6000元做了下巴整形手术,却被切去一块肉,导致下巴变形的新闻。
无独有偶,2019年,这家医院还被爆出有消费者在进行激光脱毛过程中被误伤眼睛,导致眼睛肿胀的新闻。据半岛新闻报道,姜女士在青岛华韩整形医院接受激光脱毛项目,却不幸被激光误伤眼部,造成眼眼皮及脸颊处发生肿胀,事发当天6月4日姜女士的右眼矫正视力为0.8,6月6日检查结果为右眼矫正视力0.5。
此次事件中,除了院方导致的医美事故本身,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在后续处理的一系列迷之操作,也值得商榷。如陪同姜女士到其他医院检查的院方工作人员,竟然抢夺病人病历,并“义正言辞”地表示,费用是院方出的,病历理应由他们保存,而且还需要病历进行财务报销。
同期,有消费者在湖南日报主办的维权网站“湘问·投诉直通车”上,反映自己2017年在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做了双眼皮手术,结果手术失败导致自己右眼严重受损,但面对自己的投诉,院方却迟迟解决不了问题。
事实上,除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外,华韩整形在全国其他分支机构也频频出现医美投诉及医美事故。
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就显示,目前华韩整形相关投诉多达12条,主要集中于青岛华韩、北京华韩等机构,而这其中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的投诉占到全部投诉的近40%,青岛华韩整形失败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有做双眼皮手术却导致左右双眼皮明显不对称、留下明显伤疤的;有做线雕却偷工减料造成脸部不对称的;还有消费者想要玻尿酸注射卧蚕,结果术后一个月下眼睑肿胀如水泡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消费者都反映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存在以退款要挟消费者删除美团差评的行为,还有消费者表示,自己在美团匿名留言,却被美团泄露个人信息,导致院方“找上门来”……
企查查信息也显示,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目前涉及司法案件10起,最近的一起正是去年的一起医疗损害纠纷案件。此外,去年该院还因为不按规定检查医疗器械,被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而类似的历史行政处罚多达6条,涉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其他广告经营违法行为、虚假宣传等。
虽然这些行政处罚大部分都是围绕公司宣传推广出现的虚假宣传行为,但反映出的却是华韩整形整体内控程序不完善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2013年时曾发生一起20岁少女整形失败、突发大出血去世的重大医疗事故,但相较于艺星医美因此折戟IPO的遭遇,华韩整形的运气明显好得多。但这种好运气,却似乎并没有成为上市公司后续督促自己提高自控风险的动力,而是继续延续“莆田系”盲目追求利益的一贯作风,为了利益不顾用户安全,而这样的“莆田系”神话还能延续多久,答案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裸奔的“美白针”生意》,北京商报,2021.03.19;
2.青岛华韩整形医院整容失败还动手打人?为此双方闹到派出所,爱青岛,2020.08.12;
3.不按规定检查医疗器械 青岛华韩整形美容医院被罚,信网,2020.12.21;
4.女子在青岛华韩整形医院美容伤了眼 市卫健委已介入调查 ,半岛网,202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