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区县观察|淄博桓台,用什么来守护“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

新浪山东
关注
▴四世宫保牌坊,坐落在桓台县,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是一幢集古代建筑、雕刻、书法艺术等于一体的杰作,资料图。
文|山东Hi
前不久,火灾隐患、金矿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根据“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可以说,如若不提前预防隐患,危险就在我们身边。而住房作为人们“吃穿住行”中的重要一环,其建筑质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1月22日,笔者在浏览房天下网站时看到,在“建筑之乡”淄博桓台,中南樾府、东方紫郡、世茂金洲府分别位列热门榜前三甲。然而在深入了解后发现,前三甲中有两家被爆出房屋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为住房安全埋下了隐患。
具体来看,从2020年10月份,桓台县中南樾府项目在建19号楼出现“楼歪歪”现象,主体框架剪力墙偏移超过规定8-9公分,到2020年12月份,世茂金洲府交房之际,因房屋质量不过关,多处存在安全隐患,业主拒收“豆腐渣工程”......房产维权事件短时间内频频发生,不禁令人产生疑问:被称为“建筑之乡”的桓台,究竟怎么了?
其实,在世茂金洲府“豆腐渣工程”以及中南樾府盖歪楼的背后,不仅是相关公司对工程项目本身的不负责,也暴露出当地监管部门的失职,也是对桓台县“建筑之乡”的极度讽刺。
以桓台中南樾府为例,该项目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问题了。据鲁网报道,早在2018年11月14日,在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的建筑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和安全施工措施费专项检查中,桓台中南樾府项目就因监理单位履职不规范被通报。
在此之前,2018年8月11日至8月31日,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对全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和扬尘防治工作进行了异地执法检查中,桓台中南樾府3号楼就被责令停工整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予以全市通报批评,并对施工、监理单位记录不良行为。
从前述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两年多之前,桓台中南樾府就屡次存在施工隐患。彼时,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其也采取了一定处罚措施。
但对于一个有侥幸心理的“惯犯”来讲,是否需要桓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协助进行复查,从而提早发现问题并整改?而不是等楼盖起来后,才发现楼歪了,再等事件被业主通过媒体曝光后,才给予重点关注?
此外,在“建筑之乡”盖歪楼、房产质量引争议,对桓台建筑品牌也是一种损毁,是给县域品牌“抹黑”的行为,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多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桓台打造了“吨粮首县”、“建筑之乡”、“中国膜谷”三张名片。进入千禧年后,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桓台的支柱产业,“建筑之乡”也成为引领和激励桓台建筑业持续增值拔高的地域文化象征,让桓台建筑业迸发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为桓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组数据予以证明:2019年,桓台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62.95亿元,连续15年居山东省十强县首位。
但是莫要忘记,名声叫得响,关键靠质量。桓台“建筑之乡”的美誉最初来自其对品质的坚守。上世纪80年代,桓台的建筑企业正是通过对内坚持积极扶持、从严管理、疏导前进,对外坚持用户至上、信誉第一、优质服务,才获得了一个个全优工程的“金字招牌”。
而区域名片与品牌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仅要本土建筑企业实力强,还要一套可行的长效机制,对本土建筑企业和外来建筑企业在桓台的工程进行规范和管理。
为此,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要打好配合,既要企业提高自律性,规范生产建设,也要政府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在保障建筑安全的基础之上,再谈精进技艺、创新突破。时刻谨记:生产安全事故要防患于未然,勿拿生命安全当“儿戏”。
来源:微信公众号“山东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