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城市关注

【聚焦民生福祉】东营市:高品质基本医疗服务搭建群众健康幸福桥 | 新浪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1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工作 基本医疗服务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鲍建强,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建仁,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桂林,介绍近年来我市加强基本医疗服务建设增进民生福祉工作的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拓展服务内涵,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优质服务。

一、坚持科学精准疫  情防控平稳有序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是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因时因势科学调整疫情防控策略,严格监测预警、重点人员摸排管控、核酸检测、集中隔离点建设管理、新冠疫苗接种等措施落实,从严从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群众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持续提升疫情处置能力。完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建设,储备设置方舱医院4家,市及各县区均设置1家“一点两区”救治医院,坚持以快制快,快速有效、科学精准、规范有序应对处置本土疫情,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三是稳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强化新冠病毒疫苗供应与储运管理,有序推进宣传发动、接种能力提升、规范安全管理等工作。截至11月9日,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85.34万剂次,213.5万人完成全程接种,筑牢抗疫免疫屏障。四是驰援外地同心抗疫。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先后抽调26批1334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海南、西藏、新疆和青岛、济南、滨州、泰安等地,获得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展现了我市的良好形象。

二、坚持优质高效  医疗服务品质稳步提升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多措并举丰富医疗卫生资源,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一是医疗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持续加大卫生投入,总投资80.77亿元的17个市县级卫生健康项目顺利推进。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807家,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6.24张、卫生技术人员数9.90人,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二是主要健康指标持续向好。截至2021年底,我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27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6.95%,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7.42/10万、2.23‰,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省、全国先进行列。三是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市人民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分别与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建成胸痛、卒中、创伤、癌症、孕产妇救治、新生儿救治等“六大临床中心”。实施临床专科能力攀登计划,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级县域临床重点专科,规划布局5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疑难重症诊疗救治能力不断提高。四是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改善。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医疗医保医药便民服务20条》,全面推行一站式综合服务、全程导诊、预约诊疗、网约护士等服务举措。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十条措施》,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实现20分钟内精准预约诊疗,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实现检验结果线上查询。17家医疗机构、1212名注册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上门服务3350余次。五是信息化建设作用凸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健康查体等系统全部互联互通,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多卡融合通用、市域信息互认、充值余额共享”,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坚持惠民利民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持续推动政策、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基层倾斜,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一是深化医改成效显著。不断深化“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市组建16个专科联盟、18家城市医联体、4个跨区域医联体、5个县域医共体,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3个县区入选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5处县域医共体总院均建成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中心。二是筑牢卫生服务网底。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省提升标准、推荐标准比例分别为90.74%、66.67%、33.33%,建成省、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21个、152个,建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专科100个。三是加大技术帮扶力度。扎实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市级医疗机构派驻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医师88人,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开展“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成功入选省级试点市。在全省率先推进镇街、村居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建设,完成1895个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组建。

四、坚持守正创新   中医药发展实现新突破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让群众看中医更方便、用中药更放心。一是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政府办中医医院设置实现县区全覆盖,各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设立中医药科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国医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5%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二是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能力提升”民生实事项目,为668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药诊疗设备、打造中医药文化环境,建设109处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三是大力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市中医院肛肠科等10个科室入选第二批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建立4处省级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确定10个市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四是加快推进共享中药房建设应用。在利津、广饶、河口建成投用3处市域共享中药房,覆盖全市800余处基层医疗机构,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推行“中药代煎配送到家”服务,让群众获得更好的就医用药体验。

五、坚持以人为本   “一老一小”权益更有保障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不断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提高保障服务水平。一是积极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加快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快速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达到173家、托位8167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7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动胜利油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属地管理,让油田失业无业计生人群享受到与地方同等扶助待遇。二是全力推动医养健康工作。推进医养结合深入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县、镇(街)三级全覆盖。多渠道增加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到30家,养老床位6610张,17家医疗机构建成市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三是全面落实优待老年人政策。修订《东营市优待老年人规定》,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发放人群扩大到70周岁及以上符合条件人员,同时将居住在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和军马场移交社区内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一并纳入发放范围,我市老年人优待政策在全省处于领先。

六、坚持改革赋能  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一是全力健全医保制度体系。持续提升门诊保障力度,职工、居民门诊慢性病病种分别增加8个和19个。开展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节省开支3266万元。建立健全全市统一规范、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指导商保公司建立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惠东保”。二是全力推动药品耗材集采政策落地。我市集采药品总量达到390余种,医用耗材总量19大类。其中,集采药品平均降幅超过50%,累计为群众节约就医费用超过2.8亿元。三是全力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我市参保人在全国5.9万家医疗机构发生住院费用、7.3万家医疗机构发生普通门诊费用可以直接异地联网结算。自今年1月1日起,省内跨市临时外出就医取消备案手续。四是全力推动医保服务延伸下沉。全市351个村级卫生室开通门诊慢性病医保延伸服务,覆盖参保群众126.8万人,为周边7.7万名慢性病患者就近提供医保慢病服务。五是全力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在全省首家完成医保移动支付上线工作,参保人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医保缴费。今年以来,实现医保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办理116万件,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

七、坚持多措并举  药品监管更加有力

加强药品监管,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促进医疗市场秩序规范有序。一是加强药品风险排查防控。部署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药械使用单位专项检查等行动,对药械经营使用环节实施全覆盖检查,依法打击非法渠道购进、无证经营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市检查零售药械经营使用单位3441家。二是加强药品质量监督。严格落实省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计划,加大集采中选、疫情防控、临床常用药械和不良反应集中及投诉举报多品种抽检力度,组织完成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640批。三是压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药品零售使用单位主体特点,分类制定药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组织全市零售药店、医疗机构对标自查、承诺践诺,强化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督促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四是加强宣传培训。举办全市药械化监管知识培训班,推进药品监管与社会治理网格深度融合,编印《药品监管工作手册》《药品使用监管法律法规汇编》《社会治理网格员药械化服务管理指南》等资料,提升从业人员守法意识。

基本医疗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为民情怀,贴近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群众满意答卷,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健康保障。

回答记者提问

市新媒体中心:

今年我市出台了《医院智慧服务十条措施》,请问目前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鲍建强:

今年,市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和改善医疗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出台了《医院智慧服务十条措施》,持续推动预约诊疗、智慧医院、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不断增强人民就医获得感。

一是加强组织实施。我委将智慧服务作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个性化、智能化服务,进一步拓展智慧服务范围,构建患者智慧服务体系。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固化工作成果,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结合正在开展的“智慧医院”推进工作,对照《医院智慧服务十条措施》,按照“一院一案”原则,制定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务求取得实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每月调度,定期通报,强化督促指导,确保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三是全面推进落实。9月下旬,我委组织专家对各单位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导,督促医院全方位开展智慧服务。截至目前,全市8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十项指标全部达到目标要求,成为全省首个完成省定目标的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已全部在微信公众号、健康山东服务号、自助机等设备实现预约诊疗、检验结果线上查询、体检报告线上查询、住院费用线上查询,通过医技报告单即可查询电子胶片;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可通过医师工作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实现预约检查,可通过微信、支付宝、健康码、医保电子凭证等扫码进行诊间结算,支持床旁出院结算、床旁入院办理,利用医院远程诊疗系统为患者提供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服务,实现病历、影像、病理等报告的远程共享,使群众享受到“小病就近看,大病专家看”的优质医疗服务。

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加强同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深入进行智慧服务先进典型的培育和挖掘,持续宣传和展示工作成效,形成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良好氛围,为患者提供更方便、更舒心、更人性化的服务。

自我市医保部门成立以来,大力组织实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吗?

许建仁:

医保局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群众“急难愁盼”,聚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贯彻执行国家、省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政策是我们医保部门的重要职能,也是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的有力举措。

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简而言之,就是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医保部门牵头将公立医疗机构组织起来,通过“团购”方式,以量换价,实现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的目标。

我市自2019年12月1日起,启动实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种类多。截止目前,我市先后落地实施了6个批次国采药品和2个批次省采药品的集采政策,集采药品总量达到390种,涵盖治疗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肿瘤等多种常见慢性病的用药领域;同时,落地实施了国采冠脉支架、人工关节,跨省联采人工晶体、心脏起搏器,跨市联采注射器、血液透析等,市采留置针、输液器等集采政策,共包括19大类医用耗材,涵盖了几万元的高值医用耗材和几元的低值医用耗材。

二是降价大。从效果看,无论是药品还是医用耗材,降价幅度都非常显著,其中,集采药品平均降幅超过50%,部分药品降幅甚至达到了95%,集采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超过70%,集采低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超过35%,部分耗材降幅达到了98%。我们测算了一下,近年来,通过组织实施集采工作,累计为群众节约看病就医费用超过2.8亿元。这里我举两个例子,方便大家直观感受降价效果:一是以常见的拜糖平为例,这个药是大家普遍认可的降糖药,其集采前价格为62元/盒左右,集采后价格仅为5.42元/盒,群众每月一般使用6盒,那么集采前每月药费为370元左右,集采后每月药费仅为32元,给群众节约了近340元的费用。二是以今年4月30日实施集采的人工关节为例,集采前,群众做关节置换术时,一套人工关节费用在2.8万元左右,而集采后,一套人工关节下降到5000元左右,给群众节约了2.3万元的费用。

三是质量好。参加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都有对质量的严格控制,比如药品国家集采要求是通过一致性评价,所以有很多好的药品和耗材企业也都在国家集采范围内。以国家采购的冠脉支架为例,全国生产冠脉支架的企业有13家,其中,有11家企业都在集采供应范围内,能够有效满足群众的需求。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政策的落实实施,年内将按照上级规定,开展第七批国采药品、跨省联采中成药、跨省联采口腔种植体等政策落地工作,持续释放集采政策改革红利,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黄三角早报:

请问,我市在保障疫情防控药品药械质量、维护市场稳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桂林:

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药品监管必须严而又严。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始终把保安全作为药品药械监管的首要职责,从生命线、底线、防线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严监管、优服务,重打击、抓整治,持续营造良好的药品安全环境,守牢药品安全底线。今年,全市共抽检疫情防控药品、医疗器械等640批次,检查疫苗接种单位255家次,药械经营使用单位3441家次,全力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一是严格价格监管。9月底我市疫情发生以来,我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紧急约谈各药店、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负责人,对包括药品、医疗器械、疫情防控用品、生活必需品等重要物资,要求经营者不得哄抬物价,不得扰乱市场秩序,确保市场供应。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门户网站等及时发布提醒告诫函,引导广大经营者强化自律,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守护疫情期间的市场环境。

二是开展执法专项检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项执法检查组,以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物资经营企业等为重点区域,重点围绕食品、日用品、防疫用品等价格问题开展执法检查和价格巡查,共检查各类单位1082家,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是充分发挥药店“哨点”“探头”作用。从严从紧抓好药店疫情防控工作,督促落实进店人员测温验码、“四类药品”实名登记和信息报告等措施,药店疫情防控 “哨点”“探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守底线保安全,勇追高线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通讯员:曲永花  王欣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