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创微纳的内忧外患:大客户抢“饭碗”,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新浪山东
关注山东上市公司2019财报解读 NO.10

新浪山东原创编辑/迦叶
❋ 本文综合中国经营网、价值线财经、新浪财经媒体刊文
近日,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创微纳”)发布了2019年财报。财报显示,睿创微纳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7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增长61.44%。
2020 年第一季度,睿创微纳人体测温、军品等业务全面开花,实现营收2.31 亿元,同比大增129.5%。但在业绩高速增长的背后,睿创微纳也面临着内忧外患夹击的艰难处境:
就公司内部来说,因“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测温筛查产品的信息披露不完整、风险提示不充分”,睿创微纳于3月8日被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并计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就外部发展来说,睿创微纳一直存在着严重依赖大客户海康威视的隐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视在向睿创微纳下单的同时成立了子公司,意在研发和生产与睿创微纳产品线重叠的同类产品。业内人士指出,一旦睿创微纳的产品被海康威视自有产品替代,势必对该公司的销售产生严重冲击。

△ 睿创微纳2017-2018业绩概况(来源:新浪财经-鹰眼系统)
01 整机产品外销大幅增长
睿创微纳于2009年创建,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NIEMS传感技术开发,是国内少数具备红外探测器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并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受理的首批科创板上市申请企业之一。
财报显示,睿创微纳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7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增长61.44%。基本每股收益0.49元。公司拟每10股派现0.46元(含税)。公司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31亿元,同比大增1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3.1万元,同比增长265.9%。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国外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外收入增幅为192.4%,主要系整机产品外销大幅增长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探测器、机芯和整机,其中探测器和整机营业收入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5.77%、192.23%,均实现较快增长;机芯产品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8.21%,主要系受军品客户项目进度影响所致。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实现毛利率50.42%,较去年同期下降9.72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为了让利客户,对探测器和机芯进行降价,以占领更大的市场,导致公司毛利率整体下降;另外整机产品销售额的大幅增长,也拉低了整体毛利率。

△ 睿创微纳主营业务(来源:新浪财经-鹰眼系统)
02 被大客户抢“饭碗”之忧
回顾睿创微纳近年的发展,一个有意思的事实是,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短短四个月时间内,该公司估值上升至1.67倍,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增资两次,增资价格从3元/出资额升至5元/出资额。
上述时间段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该公司搭上了大客户海康威视。
根据睿创微纳所述,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间公司的发展发生了较大变化,最主要的就是产品开始受到市场认可:2015年12月底,经过较长时间的谈判和试验,海康威视首次与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标志着公司产品开始正式进入海康威视的供应商体系,开始建立起合作关系。
根据招股书,公司2016年-2018年,对海康威视的销售额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37.48%、42.40%和22.07%。在表中看似2018年睿创微纳对海康威视的依赖程度大幅下降,但再细看招股书标注就会发现,海康威视的实际控制人为睿创微纳的客户K0016,如果按照同一控制方对客户进行合并后,睿创微纳对第一大客户K0016的依赖程度并未明显下降,比例仍高达42.34%。
对于睿创微纳来说,海康威视的依赖症难以摆脱,但更糟心的是,海康威视2016年成立的子公司——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微影”)。海康微影目前主要产品有各类型号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机芯组件,与睿创微纳业务高度重合。
一旦海康微影产品达到量产要求及质量要求,海康威视没理由不去选择自家的产品,反将利润拱手送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睿创微纳的风险不仅是失去一个大客户,而且还有可能增加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03 遭上交所通报批评
上交所3月8日披露,科创板上市公司睿创微纳(688002)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测温筛查产品的信息披露不完整、风险提示不充分,决定对该公司及其时任董事会秘书赵芳彦予以通报批评。上述纪律处分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经查明,2020年1月21日午间,睿创微纳在上证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子公司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测温模组及人体精准筛查红外热像仪已经应用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筛查一线,可对高热人群作出精确筛查,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且春节期间其系列测温产品正常供应。
上交所表示,公司在上证互动平台上回复关于公司人体体温筛查产品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运用情况时,对产品的实际应用、功能效果、供应情况等做出了说明,但未就该产品往年收入较少、在手和意向订单金额较小、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等情况进行说明及风险提示,可能影响投资者准确了解人体体温筛查产品对公司的影响,相关信息披露不完整、风险提示不充分。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和上交所《关于启用上证互动网络平台相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规定。
经监管督促,公司于1月21日晚间披露《关于测温模组和人体精准筛查热像仪产品情况的公告》称,公司用于人体体温筛查的产品销售占比较低,非公司主要销售产品,相关产品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为7.66万元,占公司全年销售收入的0.02%;目前相关产品在手订单、意向订单金额仅分别为78万元、278万元,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较小。
(本文系新浪山东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浪山东头条 ID:xlsdly”获取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