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城市

东望 | 家纺企业增加口罩生产线,孚日股份为何“着急”了?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新浪山东原创编辑/澍野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口罩、防护服等安全防护类物资紧缺。

春节过后,一些企业选择复工转产或增加相关产品线。生产符合质量的医疗物资,事关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企业进行规范操作,并取得相关资质必不可少。特别是作为上市公司来说,其一举一动都在“聚光灯”下。

3月11日,位于山东潍坊的孚日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出资设立一家安全防护用品类公司(以下简称“安防公司”),生产手术衣、防护服、口罩等在内的医疗、卫生用无纺布产品。消息一出,“着急”生产口罩的孚日股份就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问询其是否拥有相关资质及生产能力等问题。

3月14日,孚日股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公司已于3月11日完成安防公司名称的自主申报,3 月12日取得营业执照,预计将在 1 周内取得“投资项目登记备案证明”,一期项目预计2020 年6月底之前可以投产。为了能尽快投产,孚日股份还表示,拟收购一家或几家有资质和生产能力的厂家。

实际上,孚日股份是一家以家纺为主业的公司。那么,孚日股份突然设立安防公司是疫情下的应急行为,还是战略转型需要?安防公司完全达产达效后,又能够给孚日股份增加多少利润?

01 疫情防控需要

据了解,孚日股份主导产业是家纺,毛巾、床上用品、装饰布艺是其三大主导产品,拥有“孚日”、“洁玉”等品牌。公司创立于1987年,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毛巾工厂。那么,作为一家在家纺行业深耕 32 年的企业,孚日股份为何突然设立安防公司?

实际上,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传统服装家纺受到一定冲击。根据中证鹏元的行业分析报告,疫情防控期间,各大商场、购物中心以及街店等人流量大幅减少,给服装家纺行业的线下销售带来较大限制。相关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影响程度或将超过“非典”时期,行业信用风险将有所上升。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安防物品紧缺。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安防行业进入爆发期,亟待寻找新出路的孚日股份,自然要抓住这一根“橄榄枝”。

孚日股份还透露,自发布口罩、防护服相关投资公告后,国外客户即向公司传递采购意向询单,公司已对相关公司启动尽职调查和谈判,拟收购一家或几家有资质和生产能力的厂家尽快形成相关产品的销售。

实际上,孚日股份增加安防产品也早见端倪。今年春节复工后,孚日股份就组建了医用产品生产专线,成立专门计划调度小组,投入到医用床品、隔离衣赶制当中。

2月中旬,孚日股份向高密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定向捐赠医用床品(含被套、床单、枕套)2000套、隔离衣2000件。当时,孚日股份就透露,公司依托家纺产业装备和技术优势,正在申请医用II类医疗器械、手术用品、防护用品经营业务资质。

3月14日,对于深交所问及的生产资质问题,孚日股份表示,生产和销售无纺布和棉柔巾等普通产品无需其他资质申请。若生产和销售口罩,日常防护口罩不用办理任何许可证照,将产品向有资质的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按照相应标准送检,取得国家权威检测报告,具备CMA、CNAS认可标识,即可上市销售。

而生产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普通医用口罩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产品,则需要向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办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该安防公司将在具备相关生产条件后,积极申请相关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

其实,孚日股份不是行业内第一家增加安防产品生产线的公司。此前,在疫情之下,为缓解防护物资供给缺口,部分服装家纺企业陆续新增防护服以及口罩等物资生产条线,如报喜鸟、嘉麟杰根据征用通知生产医疗防护物资,锦泓集团协助政府应急生产口罩,类似企业不在少数。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相关产品线的增加,安防产品市场未来也可能趋于饱和,这样一来,或许对企业的利润贡献有限。再加上防疫物资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短期性,待疫情过后,相关生产条线能否持续存在,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设立安防产品项目,还存在市场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由于其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等,所需原材料来源广泛,但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增加公司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对此,孚日股份回复关注函时表示,可以保证有足够的能力获取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02 战略发展选择

不仅疫情对服装家纺行业线下销售渠道造成较大冲击,去年我国服装家纺市场的国内外需求就出现疲软的现象,孚日股份亟待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这种情况下,孚日股份设立安防公司,也是其未来战略发展的需要。孚日股份表示,公司顺应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相关产业的投资,为投资者获取良好的投资回报。

而从其披露的业绩快报来看,孚日股份的盈利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业绩快报显示,2019财年,孚日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0.73亿元,同比下降1.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亿元,同比增长26.82%;实现利润总额7.59亿元、营业利润7.7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98%、36.14%。

可以看到,孚日股份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利润却大幅增长。显然,其利润增长并不是主业经营有道取得的。

孚日股份也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管理成本费用控制较好、报告期内收到财政补贴较多,以及各项投资均取得较好收益。这也意味着,孚日股份的高利润靠得是“省钱”、政府补贴以及投资。

其实,造成这一状况的既有公司“外销强、内销弱,产品强、品牌弱,制造强、营销弱”的因素,也有家纺行业发展的因素。

目前,家纺行业国内外面临的境况不一,国内消费市场空间巨大,家纺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2年将达到3200亿,但当前排名前五的品牌集中度仍然不超过10%。因而,对内销弱的孚日股份来说,面临开创品牌发展新局面的巨大挑战和重大机遇。

但从国外市场看,行业市场情况并不是太乐观。2019年,我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由2018年的3.40%下降至-2.20%,增速回落5.6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消极影响,全球经济走势放缓以及东南亚等国对服装家纺行业国际市场份额的挤占等。

而孚日股份作为国内出口金额最多的家纺公司,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在这种其情况下,孚日股份为了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急剧波动的市场形势,同时改变自身现状,已经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2019年11月,孚日股份提出,推动企业从“生产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把品牌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确立了“强制造+强研发设计+强品牌营销”发展战略,并加码国内市场。

如今,孚日股份又设立安防公司,既可以看做疫情下的应急行为、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尝试,也可以看做其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以及改革布局。

而根据其对关注函的回复,孚日股份经过测算,若按照1.6亿元的投资规模进行规划,项目完全达产达效,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润约2500万元,占公司年营业收入50多亿元的比例不足5%,利润占比亦不超过5%。

这也意味着,孚日股份三大主导产品未变,其安防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占比并不高。因此,孚日股份成立安防公司,对集团利润的贡献和影响都有限。而在全球市场和疫情状况复杂多变的现在,“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或更能有效规避风险。

(本文系新浪山东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浪山东头条 ID:xlsdly”获取更多内容)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