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来惠民调研黄河流域地方曲艺曲种

商讯
关注11月13日上午,山东省文化馆馆长赵新天、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慈建国等调研组一行来我县开展黄河流域地方曲艺曲种调研活动。惠民县政府副县长周帆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胡集书会文化展厅、曲艺书场、书会公园、书会文化长廊、胡集书会传习中心项目建设选址等地,调研了我县地方曲艺曲种及胡集书会的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普及成果等方面的情况。在曲艺书场,调研组认真观看了惠民县本土曲艺艺人刘春荣、白曰华、冯增奎表演的评书、西河大鼓、竹板三弦等曲艺节目。随后,调研组来到我县黄河文化公园重点建设项目——胡集书会传习中心建设选址现场,实地察看了项目建设情况,对项目的推进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本次调研活动由中国文化馆协会、滨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化馆协会曲艺委员会、山东省文化馆、中共滨州市委宣传部、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沿黄九省文化馆联合承办。旨在通过调研活动,推动黄河流域文化馆(站)的协同合作、协调发展,多角度反映黄河流域地区曲艺艺术传承弘扬、创新发展和艺术普及成果。

惠民县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境内黄河径流46.5公里,历史文化厚重,曲艺曲种丰富,地方特色浓郁鲜明,长期活跃着山东琴书、评书、木板大鼓、西河大鼓、竹板三弦等多个曲艺门类,群众基础深厚。胡集书会800百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被誉为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2006年,胡集书会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胡集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曲艺艺术之乡”;2018年,“山东曲艺之乡”落户胡集;2019年,胡集书会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曲艺传承发展计划》。2021年,胡集镇成功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今年,惠民县提报的“做好胡集书会‘两创’文章,探索民间文化艺术普及新路径”成功入选“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曲艺曲种资源,持续推动胡集书会传承与创新,打造惠民县曲艺特色文化名片,推动优秀曲艺作品创作生产,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来源:文化惠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