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爱建]地名文化展播第八期

商讯
关注地名文化展播之何坊街道

地处惠民县境北部。东邻阳信县商店镇,南接麻店镇,西与孙武街道接壤,北与阳信县河流镇、翟王镇接界。街道因原政府驻地在何坊村而得名。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何姓始祖(名失考),由北直隶枣强县(今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何家庄。至明崇祯时(1628-1644),何姓一富翁,立起了一块牌坊,其原村名遂改称何家坊。简称何坊,即今村名。何坊街道历史悠久。境内的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商遗址是一处龙山文化晚期至商代的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何坊街道民国时期归属阳信县。1949年8月划归惠民县。1984年改建为何坊乡。2001年3月香翟乡并入何坊乡。2010年何坊乡更名何坊镇。2011年9月何坊镇更为何坊街道。
何坊街道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代著名文学家、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和隋唐著名山水画家展子虔就出生于境内。在街道东南部有个钦风村,是县内境古老村镇之一。相传在战国时期即有此村。据《续山东考古录》记载,这里是西汉武帝太中大夫东方朔的故里。东方朔,性格诙谐,精通医学,风格高尚,济贫扶困,做了许多助人为乐的事,在当地广为流传,闻者均赞“其风可钦”。后人为纪念东方朔其人其事,遂以“钦风”名镇。
东方朔(前161-前93) ,字曼倩,西汉著名文学家,平原厌次县(今何坊街道钦风)人。少失父母,长养于兄嫂。十二岁学书,十五岁学击剑,十九岁学孙吴兵法。汉武帝继位后,征集天下人才,东方朔上书自荐,被令待诏公车,继待诏金马门,又被召为常待郎,后升任大中大夫。
东方朔生性聪慧机敏、诙谐滑稽,常在武帝面前调笑取乐,也察颜观色,直言切谏。武帝迷于射猎,不恤民情,扩建上林苑,东方朔上谏三不可;武帝想改善一下社会侈靡风气,东方朔建议武帝做几件实事带个好头;东方朔还上陈农战强国之计,兴利除弊之策,临终劝武帝远巧佞退谗言。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意见虽得武帝赏识,但多不见被采纳。
东方朔晚年,不顾年老体弱,刻苦著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著作传世。宋元丰年间被追封知辩侯。
解放战争时期,何坊街道曾是渤海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47年,中共华东局和华东区后方机关也曾驻扎于此。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粟裕、李鹏、毛岸英都曾在此战斗生活过。红色的传统也造就了红色的人民,在战争期间何坊街道也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吴洪英就是他们中间的代表。
吴洪英(1911-1946),何坊街道王湾村人。父亲吴振元,兄长吴洪扬,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吴洪英从小勤劳能干,是家中的好孩子,尽管是个女孩,但却经常操持农具下地干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8岁时嫁给了牛茁村的牛连奎。由于家境贫寒,吴洪英从小便没有读过书,但在她的心灵深处,却深藏着传统妇女的美德,那就是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外表文秀的她,内心深处却也蕴藏着忠贞刚毅、威武不屈的气节。
1937年11月,日本鬼子占领了惠民县城,国民党官员和军队不战而逃,穷凶极恶的鬼子无恶不作,在这民族危难之际,吴洪英的丈夫牛连奎毅然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牛茁村成立了秘密联络站,负责传递情报和上级文件。
为了保守党的机密,牛连奎连父母妻子都隐瞒着,丈夫的秘密行为,引起了吴洪英的疑虑。在丈夫的开导与影响下,她也逐渐明白了抗日救国的道理,不但理解了丈夫,还主动支持丈夫,帮助丈夫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成为村里的积极分子,由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逐步成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日本鬼子投降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惠民县成立了各级人民政府,牛茁村也建立了基层政权。这时的吴洪英已成长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动员本村妇女参加妇救会,组织秧歌队、宣传队,带头控诉旧社会的黑暗,宣传新社会的光明。她还带领群众斗地主,反恶霸,使牛茁村的群众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而这也引起了敌人的强烈憎恨。1946年,国民党发动的内战爆发后,一些逃亡在外的国民党兵痞和地主、富农分子便组织了还乡团,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到处反攻倒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946年8月8日,以特务头子牛子明为首的还乡团130多人,在牛茁村伪保长牛士林的带领下,包围了牛茁村。他们的口号就是“打进牛茁村,活刮牛连奎”。牛连奎此时正在家中。他刚刚买粮回村准备到菜园去摘豆角,想出村已来不及了。牛连奎急中生智,就躲进秫秸垛里,他的儿子越墙跳到西邻小学教师牛玉山家躲了起来。
这时,几个匪徒闯进吴洪英的大门。为了转移匪徒们的视线,吴洪英故意进牛棚添草。匪徒们对吴洪英拳脚相加,翻箱倒柜,没有找到牛连奎。他们把吴洪英连推带搡,押到了街上。牛子明一听说吴洪英是牛连奎的妻子,敌人分外眼红,立即命令匪徒把吴洪英五花大绑捆了起来,把她吊在一棵大树上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通毒打。
敌人逼她说出谁是党员、农救会干部和积极分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吴洪英虽然多处受伤,但她仍是大义凛然,咬紧牙关,什么话也不说,毫不就范。
为了恐吓群众,杀一儆百,穷凶极恶的敌人凶残的将吴洪英活活用铡刀铡成三段,并踢到池塘里。吴洪英同志英勇就义,年仅38岁。牺牲后,她被誉为“刘胡兰式的革命烈士”。
何坊街道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土地肥沃。主要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特色农产品有西葫、“红太阳系列”反季节西芹等。

整洁的何坊街道乡村街景
来源:滨州民政 作者:王一飞 苏章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