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理工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前身为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2005年建校,201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连续三年在山东省教育厅分类考核中评为优秀;连续四年进入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全国同类高校前十位,2022年升至第四位。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学分制改革试点单位、教师考核评价试点单位。

【大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办学理念,秉承“知学、知道、知善、知美”校训,弘扬“尚德、尚礼、尚勤、尚新”校风,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现已成为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

【党建工作】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完善“六六六”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党的建设,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基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1个党支部被选为全国样板支部培养单位,2个党支部被选为全省标杆院系总支、样板支部培育单位。

【办学条件】努力创建智慧、美丽、舒适、和谐、平安校园。建有济南、曲阜两个校区;济南校区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曲阜校区位于孔子故里曲阜。校园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校内建有实验教学中心20个,以及4000余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园;图书馆现有藏书170万册,电子图书180余万种,纸质期刊1200余种,电子期刊2余万种,拥有23个数据库。打造智慧化校园平台,获评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教育网络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办学规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下设11院1部: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计算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部。开办本科专业52个,专科专业36个。

【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146人,高级职称占4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87%,“双师型”教师占63%,博士生、硕士生导师90人,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省三八红旗手3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教学名师和高校优秀教师20人,获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

【人才培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扎实推进四新建设和一流建设。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双创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获批“省级众创空间”。学生在各类学科、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竞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9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7项、二等奖98项,省级特等奖42项、一等奖185项。

【学科科研】实施学科专业科研一体化发展战略,聚焦山东省“十强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与医药、国际商务、文化创意等相关专业,构建以理工为优势的应用学科体系。建有“山东省土木工程检测加固与安全评价研发中心”“山东省中德智慧工厂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医学诊疗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研发、工程中心,2个省级教育研究基地。教师主持和参与厅级以上科研项目81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学奖励77项,授权专利62项,发表论文1621篇,出版专著、教材214部。2019年学校成功举办“人工智能与忆阻计算应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首届全国忆阻计算应用学术研讨会”。

【合作育人】,实施“三院融合”工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9家地方政府、15个学术机构、42个行业、567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32个专业分别与甲骨文(山东)OAEC人才产业基地、西王集团有限公司等开办订单班。建有产业学院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39个。

【国际合作】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已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4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德国莱茵科斯特公司和史太白大学合作,开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德合作试点班,共建“中德智能制造技术中心”。

【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两校区地处齐、鲁文化中心的优势,坚持“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育人理念,推进“九个一”齐鲁文化育人工程,培养以“仁”为体、以“智”为用的齐风鲁韵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孔子学堂被中国孔子基金会授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中华文化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服务社会】学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为己任,热心社会培训事业,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2014年6月以来,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全方位对口援建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学校对口援建工作。

目前,学校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正在朝着创建以理工学科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努力迈进!

话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齐鲁理工学院?

        汲齐鲁文化精髓,育齐风鲁韵人才。齐鲁理工学院自建校以来,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办学理念,秉承“知学、知道、知善、知美”校训,弘扬“尚德、尚礼、尚勤、尚新”校风,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现已成为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

话题2学校有哪些学院,专业开设情况如何?

        学校下设11个二级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育学院 、艺术学院、医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2个,专科专业36个。

        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话题3学校今年有哪些招生类别?

  普通本科、春季高考普通本科、艺术类本科、校企合作本科、普通专升本、普通专科、春季高考专科、校企合作专科、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单招、综合评价招生。

话题4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条件如何?

  学校校内建有19个实验教学中心及工程训练中心,5000余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园;校外建有539个实践教学、双创及实习就业基地。图书馆现有藏书174.2万册,电子图书180余万种,纸质期刊1200余种,电子期刊2万余种,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等23个数据库,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智慧化校园建设,投资近1亿元打造智慧化校园平台,校园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日常学习、生活“一卡通”。获评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话题5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哪些升学深造途径?

        首先是考研,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考研工作,协同各部门加强考研指导,提供丰富的考研资源和温馨的考研服务,考研率一直名列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第二是专升本,学校始终把专升本作为专科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把服务学生专升本与专科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尽力为学生专升本提供有力支撑。在各部门、学院的共同努力下,专升本工作成就喜人,2021年录取率达到83%。

  还有就是国际交流,学校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目前已与美国杜瑞大学、北俄亥俄大学、北阿拉巴马大学、费舍尔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博士山学院,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德国帕德伯恩大学、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等海外4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国际办学水平。与韩国湖南大学的中外合作项目经山东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统招招生计划。

话题6学校就业情况如何?

  学校紧跟产业新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同“十强”产业对接,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建有500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就业基地,与10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每年累计为学生开展各类就业求职招聘活动3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数万个。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典型案例得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山东卫视新闻联播、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分享到关闭

分享按钮不再出现?

确定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