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中国·山东故事】关于齐鲁大地的风骨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

在齐鲁大地上,若是没有铿锵脚步与澎湃热血,是不是就剩下一条大河,一座大山抑或一位圣人?

“齐鲁兵学甲天下”的雄风,荡起华夏万千旗帜。那些缤纷的色彩,一直挂在泰山东面的帷幕上。无数生命从这里被烙上印记,然后万丈雄心汹涌成海。

泰山是一卷永恒的史书,在它的岩石上,谁都可以寻到古人的哲思。

强大,是原始的本性,毋须岁月颔首默许。谋略鼻祖的姜太公、“兵圣”之誉的孙武、叱咤天下的吴起。。。。。。还在兵书里论着雄睨天下的方略。

如果说忧患意识,是华夏文化涵养出来的悲悯情怀,那么守疆拓土,就是齐鲁人与生俱来的属性。

刀光剑影的较量与灯火璀璨的宫殿,令这片土地,无风起浪。在布满圣言和王命的山河,唯有坐下,用抑扬顿挫的腔调来勾勒。那些纪念馆,那些博物馆,那些碑帖,从起落的更替里,牵出万千凝思。

我化笔为锄,掏出一条长长甬道,溯到滚滚狼烟,血泪横飞的画卷,在即墨之战、兖州之战、太平军北伐的风雨飘摇里,打捞出一段段百味陈杂的惋惜。

强敌折戟、异族攻伐、正邪对决、铁骨铮铮、威武不屈的词语,如大河滔滔。一次次狂飙席卷,一次次惊心动魄。在王者的心思,将士的铁衣,妻儿的泪水交织里,最终剩下盘马弯弓的英雄,踏着山川回首。

最终,一切散了架。散了架的,有王者的鼓楼,还有尊者的食鼎。于是,自由挣脱了固执的枷锁。

胡不归,胡不归?我的心里堆满了山川起伏。因为它们参悟千载,早已修成正果。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些,都在一阙又一阙的骊歌里回环往复。

从此,所有的卷帙开始注入灵魂和誓言。大地也在无数次涅槃后,开始怀想或沉思。

波澜壮阔之下,所有的典故终要沉淀。围魏救赵、减灶诱敌、安国全军、不战而屈人之兵。。。。。。以相同姿势,在一场场春的花事里握手言欢。

枯木总会逢春,历史伸枝展叶。那些葳蕤会在哪一个路口出现?

2。

逗留在黄河入海口的岁月云烟,从风和日丽的画里飘到每一株花石草木之上。重门深锁的齐鲁,肯定有扇可以开启的窗。我能做的,就是打开,就是走进。

富庶是一柄双刃剑。一座古城的火红并不只靠夕阳西下。我看到台儿庄战役无名英雄纪念碑,正把红色灌进一座古城的血脉。为了能听到英雄归来的声音,它已习惯站着。我望着,望着,就泪湿双眸。

一支支涂满外族阴谋的箭镞,破空而来。蓄谋已久的枪炮也开始胆大妄为。

罄竹难书的日子,时间很慢,慢得只够看到外界一道缝隙。黄金、煤炭……终日以泪洗面。

满以为在那乱云飞渡的日子,只该残垣断壁;满以为在那泉声呜咽的光景中,只该如坐针毡;满以为在那英雄缺失的年代里,只该山河失色。齐鲁大地,没把自己放在砧板上。为民族存亡而战的壮歌,从八十年前的故道荡回,软软撞击我的胸膛。

灵魂不靠什么来推动,有了灯亮就可以行走。徂徕山起义、黑铁山起义、湖西起义。。。。。。风起云涌的抗日武装,如火如荼。碑的飞檐是高挑的眉骨,我怀想的勇士,正跃马扬鞭,潮水一般聚拢。

我绕碑而行,仰望蓝天,胸中积压经年的怒潮也跟着决堤。

那“咚咚”的鼓音啊,似乎还在山川盘桓。我抚摸冰凉的碑座,仿佛股股灸热绵延不绝。

我平静下内心的潮汐,所有的悬念便水落石出。高山、峡谷、丘陵、平原、河流,以自己的规律长出果实。

一个温暖如春的齐鲁需要无数英雄的肩膀扛起。所有的心跳在斗转星移的尺度里,置换出山河茂盛。

古城,一个寻梦的地方。人间烟火高于一切。浴火重生的地方,像笋一样生长。我知道,这些只是无数齐鲁之城的一个缩影。

3。

如果是漫不经心,你很难想象杜鹃火红的深意。

历史的车轮在地面砸出无数次扼腕长叹。华夏民族的命运是该醒着的。民心所向,是一记定音锤。羁押的灵魂也需要自由。光明正大的椅子,只能让光明正大来坐。

十万朵杜鹃花,在山野里红得人心颤栗。在尘世相遇,与大地相融,诗句与荣耀沟通。冰冷的解放纪念碑,有资格享受齐鲁大地最虔诚的香火。

为了山河一片红,沂蒙的嫂子,似乎还在用乳汁滴灌一株又一株杜鹃。我推开时间虚构的门,听到雾霭和山岚里的呼唤犹在。

于齐鲁大地来说,在九九八十一次浩劫后,所有残山剩水需要焕然一新。我看到,历史在东风浩荡的山川里,早引出广袤春色。

磅礴的日出,激情的诗篇,将所有瑰丽的生命,浓缩成齐鲁大地的风骨。

当我再次从黄河顺流而下,或沿齐长城逶迤西去,或仰视泰山青松,或东望云海翻滚,不绝的春雷就铺天盖地。

大地得到了坚贞和热血,才滋生出甜蜜和芬芳。沂蒙小调正趟过河流,绕过平原,越过大山!

(文章作者:徐鸿)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