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故事】遇见蓬莱即成仙

新浪山东
关注
坦白的讲我去蓬莱也就是去年的事。
同在山东按说我早就应该去蓬莱看看,之所以一直没有成行,是有多种原因的:一是工作太忙抽不开身,二是一个人不愿意远行,因为老婆坐车不是头昏就是恶心,自己也受其影响,不愿意活动了。去年有几天假期,好不容易说服她一起出去走走,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去蓬莱。说是走走看看,不过就是去圆自己的少年梦想,因为蓬莱一直是我心中的仙境,为此还有一段趣事。
我出生在章丘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丘陵遍地,土地贫瘠,对水源有着天然的渴望,因为我们那个地方除了有个垛庄水库,就再也没有其他大的水源。
在记忆中,一年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大雨磅礴的夏天,大雨过后,山上的山泉几乎全部开放,整个山村就置于水墨画中,连空气都饱含了水分。看到河水在巴漏河里奔流,我就感叹不已。出门在烟台打工的连军哥就笑话我说,你看你这点出息,你没去过蓬莱,那才叫美呢!然后给我讲了八仙过海的故事,我深深的被故事吸引了,那时候我也才知道有个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刚改革开放那段时间,农村充满了活力,为了致富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在显要的位置开商店、开饭店,有的出门去打工、有的出门找别的出路。平时大家各忙各的,也就是过年了,大家才带着一年的辛苦和美好愿望回到老家。1983年的春节过后,整个山村都活跃起来,为了增加过年气氛,村里决定“扮玩”。扮玩顾名思义就是扮成不同的人物让大家欣赏。一般的就是师徒四人取经、白蛇传、包公等一些戏文里常出现的人物,花样繁多、人物鲜明。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村里决定按照片区进行比赛,要想拿到好的名次,必须要有所创新才行。
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在一起商量,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个好主意,最后我想起了连军哥说的八仙,我说,干脆,咱们找八个人扮演八仙!主意好是好,要想做好真不容易,为了拿到好的名次,我们决定要挑战一下。
要想做好,难度不小。首先对人物都不太了解,于是我们就找小人书上的八仙,结合传说设计人物形象;其次是涉及人多,要八个人,还要有个女的;最后为了加分我们还要排着高跷,这难度又增加了,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我们还要在服装上做文章,这些事情想想都头疼不已。
人员的事情还好说,毕竟是过年,大家对未来充满渴望,也都希望能红红火火过大年,一个本家的妹妹就充当了何仙姑,然后我就扮演吕洞宾,随后几个伙伴分别扮演铁拐李、蓝采和、曹国舅、韩湘子、张果老和汉钟离。人物凑好了最难得就是排练高跷,我记得我排练的时候花了不少力气,为了不给团队丢人,我就在家里练习,先是绑好高跷,再就是立起来,开始是抓住晒被子的铁丝慢慢走,然后是放手在平地里走,最后是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走。高跷这东西,看起来简单走起来难,要不双手摆动,有节凑的扭起来很容易失去平衡,这就要求在高跷上的人有节奏的合着鼓点扭起来,现在想起来要做好真不容易。
在一片欢乐声中八仙正式出场,一出台就赢得了满堂彩,乡亲们指指点点、赞不绝口,我心里美极了感觉就是真的吕洞宾一样,在以后的日子里谁要是说吕洞宾坏话,我很容易和他急眼。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乡村日新月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时候的事情放电影一样在眼前如缕如幻,去蓬莱也就成了我的心结。
好在现在出门极为方便,不远就是高速路,一路成行一路歌,六小时后到达目的地。
八仙过海的地方坐落在黄海之滨,与丹崖山、蓬莱阁隔江相望,一眼望不到头,人整个被透明的蓝色所包容,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据说八仙过海的地方又叫八仙渡、八仙过海口,站在这里可以领略到让人心醉的美景,不仅如此,还能想象到八仙过海的动人场面。这里古老的神话传说、神奇的海市奇观、迷人的山海风光,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同时也满足了人们拜仙祈福,祈求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
关于八仙的传说,我大部分是听连军哥说的,有了八仙的种子,后来对八仙的书籍、电视、电影又多了些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八仙过海有了新的认识。
人活着注定有一天要和人间作别,按照古人的说法,也许成仙,不过那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对于八仙的故事在我心里不再是连军哥说的的模样,而是愈加完善。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宝贝,铁拐李有铁拐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板。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故事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上仙邀请八仙共享盛举,回程时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民间的故事千差万别,但是核心是不变的。据说此时铁拐李抛下自己法器铁拐,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东海,海上波浪滔天,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之后八仙为了救蓝采和,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来到蓬莱,看到美轮美奂的景色,心旷神怡。其实在我看来,八仙的故事包含了更多美好的愿望,寄托了人类最纯朴的东西。站在这风景如画、美轮美奂的景点之间,我思绪万千。看到整个景区漂浮在大海上,景中有海,海中有景,海天一色,情景交融、内外海水相连,偶尔有渔帆飘过与岸边景色相映成趣;近处玉楼仙阁,祥云缭绕,如梦似幻;走进亭台轩榭,一步一景,变幻莫测、山情海韵,蔚为大观,三山烟霞瑰丽,仙渡流光溢彩;蓬瀛瑞气毕现,宝礁祥光普照。仙之魂,神之韵,涛之声,海之音,人之梦,诗情画意,让人流连忘返。
就在我浮想联翩的时候,我看见从祈福殿里走出来两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他们约在七十多岁,女的带着眼镜,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半袖上衣,走起路来慢条斯理;男的穿着一件黑色上衣,提着一个手提袋,他们笑容满面,边走边说。我被他们感动了,我多么想我们年龄大了也会这样心无挂碍的走在一起,就是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老婆拽了我一下,我感觉的出来,她也是被两位老人的精神感染了。
其实,到蓬莱走走,不仅仅是观赏风景,更是纯净自己的心灵;不是为了寻求仙人的足迹,而是寻找仙人的内心。仔细想想,人的一生就是成仙的过程:年少的时候我们求学、打工,都是在经历中修行;到中年的时候,为了家庭,四处拼搏,可谓是各显神通;到了年老的时候,就应该放下所有不能得到的,安心自己的老人生活,争取做到珍惜当下、每天快乐。我们再向深处想一想,古人想法设法成道成仙,不就是拒绝痛苦、追求快乐吗?要是能够做到每天高兴,那不就是神仙了吗?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每天都在经历不同的事情,我们看淡风花雪月,看清事态炎凉,每天按照自己的活法去生活,让自己的生活里充满阳光,那不就是成仙了吗?
我们遇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国正以自己的方式跃起于世界之林,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我们要在改革的大潮中各显神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国家早日复兴,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快乐的日子。
面对着风姿卓越的蓬莱,如置于仙境,仿佛看到八仙在眼前起舞,自己的心也飘了起来,真有遇见蓬莱即成仙的感觉。
遇见蓬莱,让人浮想联翩,真不忍离去!
(文章作者:郭学)


